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寫作素材大全 > 第十六章 遷都北平

第十六章 遷都北平(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瑄負責疏浚淮安附近河道,使漕運暢通,加強南北物資運輸。

- 充實人口:遷移人口以充實北京地區。

一方面,將各地富戶、商人等遷徙至北京,如1414年,下令將山西無田農民遷至北京屯田。

這些人口為北京發展帶來勞動力、資金及先進生產技術和商業經驗。

- 設立機構:逐步建立完善的中央行政機構。1403年,朱棣升北平為北京,設立“行在六部”,即在北京設立與南京一樣的六部等中央機構,但此時北京的機構尚帶有“行在”性質,表示皇帝暫時駐蹕之地。

隨著遷都準備工作推進,北京的中央機構不斷完善,其職能和地位逐漸與南京的中央機構等同 ,為遷都後明朝中央政府在北京的正常運轉奠定了基礎 。

——————

朱棣遷都並非一蹴而就。1403年,他將北平升為北京,稱行在 。1416年開始大規模營建北京宮殿,歷時5年完工。

1421年正月初一,明朝正式遷都北京,以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

——————

朱棣遷都北平存在部分弊端:

- 加重百姓負擔:遷都需要大規模建設宮殿、城牆及其他配套設施,工程浩大。

為滿足建設需求,朝廷從全國各地徵調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例如,為獲取優質木材,百姓需深入深山老林採伐,運輸過程也極為艱難,許多人為此付出生命。

此外,大量物資運往北京,增加了百姓的賦稅和徭役負擔,致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 南北失衡加劇:明朝時期,江南已是經濟重心,商業繁榮、人口密集。

遷都北平後,政治中心北移,國家資源大量向北方傾斜,包括資金、人力等。為保障北京物資供應,明朝大力發展漕運,將江南糧食、絲綢等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北京,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南地區的進一步發展。

而北方雖因遷都得到發展,但由於自然條件等因素限制,無法完全彌補南北差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 都城安全隱患:北京地處北方,靠近蒙古等邊疆勢力。

儘管遷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明朝對北方的軍事防禦,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始終是都城安全的重大威脅。

一旦明朝在北方的軍事防禦出現漏洞,遊牧民族的騎兵便能迅速南下,直逼北京城下,給都城的安全和穩定帶來極大的衝擊。

例如,“土木堡之變”後,瓦剌軍隊曾兵臨北京城下,給明朝帶來了巨大的危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