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寫作素材大全 > 第5章 盛庸

第5章 盛庸(第1/1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盛庸,字世用,江西樂平臨港鎮古田下堡村人 :

早年經歷

盛庸行伍出身,能文善武。洪武五年授流官,六年調遼左衛前萬戶,因屢立戰功升為都指揮 。

靖難之役中的表現

- 前期堅守與初勝: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參將身份跟隨耿炳文伐燕王朱棣,耿炳文敗後隸屬李景隆 。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敗於白溝河逃往濟南,盛庸與鐵鉉全力固守濟南三月,乘夜出兵襲擊燕兵,燕兵大敗解圍而去,盛庸等乘勝收復德州 。九月論功,盛庸被封為歷城侯,食祿一千石,隨即被命為平燕將軍,任總兵官 。

- 東昌之戰成名:同年冬天,燕兵襲擊滄州,盛庸率軍駐紮東昌攔擊,背城列陣,故意張開佇列放進燕王朱棣,再以兵包圍數重,燕軍大敗,大將張玉戰死,燕師精銳幾乎喪失殆盡,盛庸軍聲威大振 。

- 後期作戰失利: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吳傑、平安在深州之戰失利,燕軍得以返回 。三月,燕兵又南出保定,盛庸軍紮營夾河,與燕軍交戰,第一天互有勝負,第二天因東北風大起,燕兵乘風大喊左右橫擊,盛庸大敗,逃回德州 。建文四年(1402年),靈璧戰敗後,盛庸獨自率軍向南,在淮水南岸排列戰艦,但最終因燕將丘福繞後等原因,盛庸連敗,退守長江 。

投降與結局

朱棣攻入南京後,盛庸率餘部投降,奉命駐守淮安 。永樂元年(1403年),辭去官職 。不久,千戶王欽揭發盛庸的罪狀,都御史陳瑛彈劾盛庸心懷不滿、有反叛之心,盛庸無奈之下自殺 。

——總結:

盛庸是一位複雜且極具軍事才能的將領。

從軍事才能方面看,盛庸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在靖難之役初期和中期,他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如在濟南保衛戰中,他和鐵鉉配合默契,堅守濟南數月,使燕軍久攻不下,最後還成功擊退燕軍,這顯示出他出色的守城戰術和堅韌不拔的作戰意志。東昌之戰更是他軍事生涯的高光時刻,他巧妙地運用戰術,誘敵深入幷包圍朱棣軍隊,大敗燕軍,擊殺燕軍大將張玉,重挫燕軍士氣,有效遏制了朱棣的進攻勢頭,為建文帝的朝廷立下赫赫戰功。

從忠誠度來講,盛庸對建文帝忠心耿耿。在靖難之役的過程中,他一直堅守在對抗朱棣的前線,多次與燕軍展開殊死搏鬥,試圖維護建文帝的正統地位。即使在局勢逐漸對朱棣有利的情況下,他依然頑強抵抗,體現出對建文帝政權的忠誠。

不過,從歷史大勢角度而言,盛庸最終還是沒能阻擋朱棣靖難成功的步伐。在朱棣登基後,他選擇了投降,這也反映出他順應時勢的一面。然而,他的結局也令人唏噓,被人彈劾後,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被迫自殺,這也體現出在複雜的政治鬥爭環境下,他作為前朝舊將的無奈。

目錄
星際女王時代最強酒吧小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