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臨時委員會(第1/2 頁)
說到這裡,李國助看向高貫,問道:
“高大哥,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異議嗎?”
高貫如今是永明學會冶鑄委員會的主任。
“我沒有異議,”高貫拍了拍胸脯,“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李國助含笑頷首:“好,既然如此,今日會議結束後,你就可以開始籌辦永明鑄炮廠了。”
他頓了頓,又說道:
“哦,對了,依照專利法,對於穩定批次生產灰口鑄鐵的技術,”
“我們應該授予翁先生15年的壟斷經營權,”
“在此期間,未經翁先生許可,其他人不得將此項技術用於其它商業用途。”
“換句話說,就是翁先生擁有永明鑄炮廠15年的壟斷經營權,”
“在此期間,未經翁先生許可,其他人不得在南海邊地境內開辦鑄炮廠。”
“除非他發明了別的可靠的鑄炮技術,或者得到了翁先生的許可。”
“那蒸汽機廠呢?”
林翌突然開口說道,
“蒸汽機的鍋爐、汽缸等部件也是需要翁先生的技術來鑄造的。”
“如果他不同意,我們豈不是要等到15年後,才能開辦蒸汽機廠了?”
林翌是永明學會機械委員會的主任。
本來這個職務,應該由廉司南擔任,
但他之前醉心於研究蒸汽機和熱氣球,根本無暇管理委員會的政務,
所以才由林翌擔任了這個職務。
不管怎麼說,林翌提出的確實是個問題,也算是專利法的一個弊端,
雖然可以保護智慧財產權,鼓勵人們為了利益進行發明創造,
卻對智慧財產權的推廣構成了一定的阻礙。
紐科門機之所以能在英國迅速得到推廣,就是因為紐科門沒有申請專利。
但這只是個例,世上沒有雙全法,與鼓勵大眾進行創造發明相比,這點弊端微不足道。
好東西,有,但是推廣的慢,跟完全沒有相比,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李國助沉吟片刻,突然莞爾一笑:
“無妨,你先把永明蒸汽機廠籌辦起來。”
“今年,我會趕在中秋節前回一趟平戶,並且直到過完元宵節後才會回來。”
“到時,我會去找翁先生,請求他的許可。”
“如果他不同意,我會代表南海邊地公司向他支付賠償的。”
“不管他是否同意,我都會讓他成為永明蒸汽機廠的第二大股東。”
“第一大股東當然是廉司南先生,畢竟他是蒸汽機的發明人。”
他頓了頓,又接著說道,
“籌辦蒸汽機廠,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第二件事。”
“林大哥對此事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我沒什麼要說的了。”
林翌咧嘴一笑,
“既然小當家有信心解決專利權的問題,”
“那籌辦一個工廠對我來說,便沒有什麼難度了。”
李國助含笑頷首,轉對趙貞雅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再來說第三件事。”
“貞雅姐,籌辦紡織廠對你來說有什麼難度嗎?”
原來趙貞雅是永明學會紡織委員會的主任。
這個職位本來應該由最懂紡織的李俊臣擔任。
但李俊臣當選了永明學會的主席,責任重大,根本無暇再兼任其它職務,
便只好推舉趙貞雅擔任紡織委員會的主任。
反正趙貞雅也是李俊臣的學徒,成績在眾朝鮮少女中算是拔尖的,連虞明珠都不如她。
“如果只是招募人手的話,倒是沒什麼問題。”
趙貞雅說著,轉頭看向林翌,略顯遲疑地道,
“只是紡織機該如何解決,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畢竟林大哥肩負著籌辦蒸汽機廠和復原水轉大紡車的重任。”
“我只怕他抽不出手來,幫我們製造紡織機啊。”
“水轉大紡車不正是紡織廠需要的一種高效紡車嗎?”
金順姬突然開口說道,
“何不請林大哥優先把水轉大紡車復原出來?”
她也是紡織委員會的成員之一,自然希望紡織廠能順利辦起來。
林翌正在抽空看王禎《農書》,聽到這話卻緩緩搖頭道:
“這件事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