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不是隻有軍事領域的戰場才叫戰場(第1/2 頁)
從《明孝宗實錄》的記載來看,榛子、松子、貂皮、麝鼠皮、黃狼皮等採集狩獵產品,很早就被女真人當成了與大明進行貿易戰的工具。
他們用這些東西和瘦弱的牛馬在馬市上換取大明的鹽鐵、農具、鐵鍋、絲綢、瓷器、布匹等手工業產品,卻不賣給大明優良的馬匹,以此來削弱大明的軍事和經濟實力。
如今南海邊地公司則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要麼透過人工養殖,大大節省採集狩獵的人工成本,並提升相同產品的品質。
把這些人工養殖的產品海運到朝鮮、日本、大明、東南亞等地售賣,
不但比建奴在馬市上賺的多得多,還能讓大明、朝鮮市場失去對女真市場的興趣。
長此以往,他們就再也難以在馬市上用這些東西換取到大明的手工業產品了。
大明便可在馬市上佔據主動,要求他們用優良的戰馬來交換。
在此基礎上,南海邊地公司還可以透過低價收購建奴的採集狩獵產品,進行精加工以後再賣回去,或者海運賣到朝鮮、日本、大明、東南亞等地。
不管賣到哪,這些加工產品的價格肯定都是遠遠超過原材料的。
這種情況下,建奴可以用採集狩獵產品從南海邊地公司換到手工業產品。
但數量將十分有限,難以滿足他們的任何戰略需求。
南海邊地公司將在這種貿易中佔據絕對的主導權,建奴很難有足夠的議價權。
不服來幹啊,分分鐘讓你體驗一下稜堡、大炮和炮艦的組合拳。
戰場無處不在,不是隻有軍事領域的戰場才叫戰場,
經濟領域的戰場雖然隱蔽,但往往更能左右全域性,造成深遠的影響。
“小少爺,你回來了。”
李國助正在打量柞蠶場下方的山坡,忽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向他打招呼,
轉頭一看,果然是趙貞雅。
因為不便打擾李國助和張薇交談,她一直忍著沒上來見禮,
直到看見李國助打量起了柞蠶場,才趁機過來打招呼。
在她身後和涼亭兩邊,二十個朝鮮少女和十個小孩都恭敬地站著,對李國助行著注目禮。
十個孩子男女參半,年紀都跟李國助差不多,
大的頂多大他一兩歲,小的也頂多小他一兩歲。
但不管比他大,還是比他小,對他都十分恭敬,絲毫都不敢輕慢。
李國助也曾想過跟他們交朋友。
可他們在他面前始終都放不開,不敢跟他親近,他也只好作罷。
他的身體雖然是小孩的,心理年齡卻是成年人的,學識更是很多成年人拍馬都趕不上的。
所以還真是很難跟這些真正的小孩產生共鳴。
見李國助看過來,朝鮮少女和小女孩紛紛對他福身,小男孩各個給他作揖。
“不必多禮。”李國助下意識地抬手,隨後問趙貞雅道,“你們這幾天都在蠶場嗎?”
“是的。”趙貞雅點頭道,“這幾天我們都在這裡跟孫夫人學習養蠶呢。”
聽了趙貞雅這話,李國助連忙對張薇作揖道:
“有勞嫂嫂了,原來嫂嫂才是我一直在找的山蠶養殖專家啊。”
“小當家客氣了。”
張薇盈盈一笑,
“說起來,看了你們建的山蠶場,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班門弄斧呢。”
“嫂嫂何出此言?”李國助不解地問道。
張薇回頭看向涼亭後上方的柞蠶場,說道:
“這蠶場的位置、槲樹的高矮、修剪的樹形,及其它樹種的種類和數量等,”
“對放養山蠶來說,無不是恰到好處,簡直比諸城的一些蠶場還要講究的多。”
說到這裡,她眉眼輕揚,意味深長地看著李國助,繼續說道,
“我聽陳先生說,他是按照小當家給的方案,建設的山蠶場。”
“小當家莫非去山東學過如何放養山蠶?”
李國助搖頭輕笑,擺了擺手,說道:
“我是在日本平戶長大的,別說山東,就是老家福建,到現在都沒去過呢,”
“就更別說去山東學山蠶放養了。”
“蠶場的位置,都是顏叔選的,他知道山蠶需要充分的採光,所以選的都是丘陵上的南坡或東南坡。”
“至於保留怎樣的槲樹,如何修剪槲樹的枝葉,保留多少非槲樹樹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