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朝鮮當然是有青樓的(第1/2 頁)
1616年5月1日,萬曆四十四年丙辰三月十六。
李旦的平戶修船廠。
那座新建的西式幹船塢注滿了水,鐵閘門已經開啟。
一艘全新的雙桅縱帆船浮在水面,揚起風帆,緩緩駛出了閘門。
“父親、母親、老師,你們放心,我們繞鯨海轉一圈就回來了。”
李國助在船上朗聲說著,朝岸上的李旦、許心蘭、許儀後和三浦按針揮手告別。
“老船主放心,顏某一定會把小少爺平安帶回來的!”
顏思齊在船上,拱手對李旦朗聲說道。
這艘船去年10月就已經建好了。
考慮到日本海冬季海面冰封,便沒有下水試航。
在等待海面冰消的時候,李國助就計劃了這次環日本海的航行,作為這艘船的首航。
然而這時他不過年僅8歲,沒有可靠的人跟著,李旦絕不可能放心讓他出海。
於是深受李旦倚重的顏思齊就成了這次航行的總指揮。
楊天生、陳衷紀、張弘、洪昇、林福、陳勳、林翌等人也都在這艘船上。
他們都是顏思齊的密友,八年後跟他去臺灣開荒的生死兄弟。
這些人如今都是20歲左右的年紀,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在李國助看來,只要能把他們籠絡到自己麾下,必是將來實現抱負的一大助力。
除了這艘新造的雙桅縱帆船,另有兩艘鳥船與其組成了艦隊。
兩艘鳥船都是400料船,排水量都是130多噸。
旗艦就是這艘新造的雙桅縱帆船,名為仁王號。
兩艘鳥船一名鵬發號,一名鴻鵠號。
三個船名都是李國助取的,顯然寄託了遠大的抱負。
三艘船總共有船員300多名。
作為一次試航,這麼多的船員似乎是沒什麼必要。
所以當初李國助提出要這麼多船員時,李旦是不怎麼同意的。
但在李國助的堅持下,他最終還是妥協了。
這是李國助計劃中必要的一環。
但即使是為了說服李旦,他也沒有向便宜老爹透露自己的計劃。
“小少爺,再給大家重申一次咱們這次的航行計劃吧。”
眼看海岸線消失在視野之中,顏思齊突然開口說道。
作為這支艦隊的總指揮,顏思齊當然知道詳細的航行計劃。
但大多數船員知道的就沒有他詳細了,有的人甚至還什麼都不知道。
李國助怔怔地望著已經消失的平戶海岸線的方向,點了點頭:
“你才是頭兒,還是你跟大家說吧。”
顏思齊點了點頭,轉身對船上的人朗聲說道:
“各位,我們這次航行,是仁王號的首航。”
“相信你們很多人都知道,這將是一次環鯨海的航行。”
“但具體的航行計劃,相信你們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他掃視甲板上的眾人,見他們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便繼續道,
“我們這次雖是試航,但也肩負著貿易使命。”
“所以這次航行的第一站,是朝鮮的釜山港。”
“在那裡貿易之後,我們將沿朝鮮東海岸北上。”
“途中我們還會酌情停靠朝鮮東海岸的其它港口,進行補給和貿易。”
“到羅津港貿易和補給後,我們將繼續探索豆滿江口以北的鯨海西岸地區。”
“那裡是女真人的地盤,我們可能會跟他們做些貿易。”
“沿鯨海西岸一直向北航行,我們將會到達黑龍江入海口。”
“在那裡,我們將開始環繞北苦夷島的航行。”
“之後,我們將會南下,經南苦夷島西岸,本州島北岸,返回平戶。”
“這就是我們這次航行的詳細計劃。”
他再次掃視眾人,
“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此言一出,甲板上陷入沉寂。
片刻之後,楊天生忽然舉手道:
“我有問題……呃……朝鮮有青樓嗎?”
此言一出,甲板上再次陷入沉寂。
片刻之後,陳衷紀突然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其他人也都跟著咯咯咯地笑起來。
不一會兒,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