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了卻雲中三兩事(第2/3 頁)
略微感慨一番,結合那日小黃門的異常動作,王蒼無須多想,便知道這閹人是個既有手段又極其貪心的。
讓僑兒將這漆盒在水井旁洗淨並擦拭一番,王蒼親手拿著金餅將其塞滿。還真別說,待到盒子裝滿,不多不少,正正好是百枚金餅之數!
這讓王蒼更加感慨了,好一個沒卵子的太監。
說來更巧,今日也是這位天使出城的日子。只不過王蒼是回武泉塞,而這位是返回朝中。
劉破奴在太守府中瞭解完這事後,便折返回來將此事告知王蒼。王蒼沉思了片刻,招呼僑兒再拿三百金出來,滿滿當當的裝了六個小些的漆盒,連那百金的事一同交予劉破奴去辦。
只不過其中的百金是給小黃門的,剩下三百金則是給曹節的!
袁敞曾經說過,甄厲能當上這兩千石的太守,背後正是曹節在運作。而今辰那小吏也沒白死,那日在院門外,也將甄厲的事情與王蒼分說了一番。
如今劉破奴在王蒼的授意下,在城南十里外的亭部附近將小黃門人一行人攔下,並將這些漆盒一併交予小黃門手中,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剛到手,還算熱乎的一千金用到現在已去其半,可是王蒼一點都不心疼,這錢,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想起僑兒那略帶幾分幽怨的眼神,王蒼不禁大笑幾聲,胯下的那匹踏雪烏騅似乎感受到了王蒼的心意,更加奮力的邁開了蹄子,不消一會兒,便將眾騎遠遠的落在了身後。
一夜無話,待到王蒼等人能看清石城輪廓時,便來到了次日的上午。
石城旁的河橋官道邊,呂布伸長了脖子往遠處瞅,看到遠處的黑點,臉上瞬間掛滿了喜色,衝著身旁的眾多官吏道。
“終於把賢弟盼回來了!”
------
1.羽林郎,羽林左右監,羽林中郎將:與前漢的羽林孤兒不同,本朝末期羽林郎的兵源相對固定,即常選西北邊郡的北地、上郡、安定、漢陽、隴西、西河六郡的良家子為之。
至於前期,多是以軍功授羽林,而且有一部分父死子替的現象。
能從文獻中得知的是,羽林郎的人員是常駐的,即128人也。
《後漢書·百官志》:“羽林中郎將比兩千石。本注曰:主羽林郎。
羽林郎比三百石,本注曰:無員。掌侍衛戍從。常選漢陽...西河凡六郡良家補。本武帝以便馬從獵,還宿殿陛巖下室中,故號巖郎。”
關於巖郎這個宿巖下室中的這個居所,即德陽殿前的御陛之下。也就是通常影視劇中那條長長的臺階之下。
但這個觀點,在荀綽的《晉百官表注》中不同的解釋。
即:言其嚴厲整銳也。案此則為巖郎,與志不同。
但根據整個漢末的羽林郎來看,能叫得出名姓的也不過是一個董卓罷了,而且其當羽林郎的時間還很早,在漢桓帝末期。自他之後,終靈帝一朝,再無有名有姓之人入眼,故而荀綽此言,吾不取之。
《蔡質漢儀》曰:羽林郎百二十八人,無常員,府次虎賁郎。
根據吾之觀察,漢承秦制,雖不斷革新,但仍十分臃腫。
如最初的高祖開國時期,郎官負責戍衛侍從,後武帝時期,始由羽林、期門(後改虎賁)戍衛侍從,而到了東漢,則是由中黃門冗從和羽林共同戍衛。
根據吾之觀察,到漢末之時,虎賁郎最根本的戍衛侍從的職能,更多的變成了戍衛宮廷,因其多是父死子代,人員臃腫不堪用。
加上公元161年的賣官鬻爵,虎賁郎、羽林郎、關內侯等官職和爵位可以買賣,讓民間的低劣之人充斥進了虎賁郎中,這讓其更加不堪用。
且由於郎官系統的改革,大量郎官充入內庭,其根本想法也不過是藉此來做一個跳板,希冀轉任他官,當一個資歷來用,這就喪失了漢武帝設定期門軍(後改為虎賁)的初衷。
雖然以郎官和虎賁郎作為近身武裝侍從的職能缺失了,但羽林郎的人員變動不大,這一點從西漢武帝時就居住在巖下,東漢遷都洛陽後,其居住地和需要戍衛的地方不變來看。
竊以為,作為居住在離天子最近的地方的一類侍從,其戍衛侍從的職能沒有太大變化,雖與上文三者的職能並列,但含金量還是挺重的。
而且,虎賁郎和三署郎的駐地不在宮城之內,甚至可以理解為住在城市裡的公務員,每日去通勤打卡上班。
雖然在臺閣區給他們安排了臨時休息的場所,甚至還有部分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