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絕境逢生的希望之光(第1/1 頁)
在李明的安慰與鼓勵下,陳陽的情緒逐漸從崩潰的邊緣稍稍緩和,但他的眼神中依舊滿是迷茫與無助,未來的道路在他眼中仍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而李明深知,要真正幫助陳陽擺脫困境,就必須在這看似毫無生機的金融廢墟中找到那一絲可能逆襲的機會。
李明迅速安排蘇然帶領團隊對“曙光科技”展開全面且深入的調研。蘇然和團隊成員們深知此次任務的艱鉅,他們日夜不眠不休,全身心地投入到海量的資料和資料分析中。他們穿梭於各大行業資料庫,與業內專家頻繁交流,深入分析“曙光科技”的技術研發、市場前景以及財務狀況等各個關鍵方面。
經過連續幾天的艱苦努力,他們終於發現了“曙光科技”潛藏的巨大價值。這家公司雖然在金融風暴的無情衝擊下,股價從每股30元慘跌至5元,但其核心技術在人工智慧影象識別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並且,公司已經與幾家大型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只是由於資金短缺,這些合作專案的推進陷入了僵局,公司的發展也因此停滯不前。
“李總,我覺得‘曙光科技’潛力巨大。只要解決資金問題,他們的技術一旦成功落地應用,市場價值不可估量。”蘇然帶著厚厚的調研報告,滿臉興奮地向李明彙報。
李明仔細研讀報告,他的手指隨著文字緩緩移動,眼神中透露出沉思與決斷。片刻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我也看好他們的技術。這樣,我們先拿出2億資金,以每股5元的價格買入4000萬股‘曙光科技’的股票,成為公司的重要股東,然後全力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和運營問題。”
投資計劃迅速啟動,張峰負責股票交易操作。他坐在交易臺前,神情高度緊張,眼睛死死地盯著螢幕上“曙光科技”的股價走勢,那不斷跳動的數字彷彿是他此刻緊張心跳的具象化。由於“曙光科技”股票的市場流動性較差,交易過程困難重重。
張峰先以每股5元的價格掛出1000萬股的買入單,然而市場反應極為冷淡,漫長的等待後,成交寥寥無幾。張峰深知不能坐以待斃,他迅速調整策略,開始主動尋找賣家。他透過交易平臺的溝通渠道,逐一聯絡持有“曙光科技”股票的投資者,耐心地向他們闡述“曙光科技”的潛力和前景。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終於陸續有賣家願意以每股5元的價格出售股票,張峰成功買入了1000萬股。但隨著買入量的逐漸增加,股價開始出現小幅上漲,漲到了每股5.2元。
“李總,股價上漲了,還要繼續買入嗎?”張峰透過對講機,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向李明詢問。
李明思考片刻後,沉穩地回覆:“繼續買入,但要控制節奏,避免引起市場過度關注。可以適當提高買入價格,但不要超過每股5.5元。”
張峰按照指示,繼續耐心地進行買入操作。他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獵手,敏銳地捕捉著市場的每一個細微變化。時而以稍高於當前股價的價格快速買入,時而等待股價回撥時再加大買入力度。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下單都伴隨著巨大的壓力,因為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投資成本大幅增加。
經過幾天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以均價每股5.3元買入了4000萬股“曙光科技”的股票,共花費2.12億資金。完成股票收購後,李明親自帶領團隊與“曙光科技”的管理層進行溝通。他們詳細瞭解公司的運營流程,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可最佳化之處。
李明利用自己在金融界和科技界的廣泛人脈,為“曙光科技”牽線搭橋,幫助公司聯絡更多潛在的合作伙伴。同時,他還積極協助公司申請政府扶持資金,經過多次努力和溝通,終於為“曙光科技”爭取到了一筆關鍵的政府扶持資金。在“啟明星”的全方位助力下,“曙光科技”的專案得以順利推進,與大型企業的合作也逐漸步入正軌,公司的發展開始重回正軌,那曾經黯淡的希望之光,如今又在黑暗中重新燃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