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深度研究,學術框架基本形成。(第1/2 頁)
沈復站在實驗室的量子計算模擬平臺前。
全息投影中跳動的分子模型在他眼底映出幽藍光芒。
距離上次變壓器研究獲獎已經過去10天。
此刻他正面臨科研生涯最嚴峻的挑戰。
\"第七十三次充放電迴圈,容量衰減率還是超過10%。\"
李敏的聲音從身後傳來,這位專攻智慧演算法的研究員將平板電腦轉向沈復,\"更糟糕的是,微型化後的熱失控風險呈指數級增長。\"
另一名叫做周青青的助手戴著防塵口罩從奈米材料合成室探出頭。
淺栗色長髮在無塵服帽沿下蜷成可愛的弧度:
“我們仿照蜂巢結構設計的石墨烯基材,在原子層沉積時總是出現應力裂紋。”
實驗室突然響起刺耳的警報!
沈復衝向三米外的防爆工作臺。
透過防彈玻璃,可以看到微型電池組正在檢測儀中劇烈膨脹,深藍電解液從密封處滲出,在接觸到空氣的瞬間化作青煙。
“立即啟動三級防護!”
沈復拍下緊急制動按鈕,轉頭時發現周青青的手指正懸在隔離艙開關上方。
兩人目光相撞的剎那,少女慌亂地縮回手,耳尖泛起淡淡的粉色。
這已經是本週第三次實驗事故。
沈復扯下被汗水浸溼的防護手套。
凝視著屏上特斯拉手稿的數字化影像。
那位百年前的先知在圖紙邊緣寫著潦草註釋:“能源的奧秘不在規模,而在精妙的時空摺疊。”
“或許我們該換個思路。”
沈復突然將三組波形圖疊放在一起,“傳統鋰電池就像笨重的送水工,既要扛著沉重的水桶(電解液),又要保證跑步速度(充放電速率)。如果我們......”
“讓水自己流動!”李敏猛地驚醒!
實驗椅在地面劃出尖銳的摩擦聲。
沈復立刻抓起電子筆在全息屏上快速勾勒:
“像人體毛細血管那樣構建三維離子通道,再配合華清大學實驗室研究出來的神經形態晶片......”
“需要全新的固態電解質架構。”
周青青不知何時湊到旁邊,髮梢傳來鈴蘭花的清香。
“我在典藏室見過19世紀的硫銀鍺礦標本,它的晶體結構或許能啟發我們設計仿生奈米籠。”
實驗室突然陷入黑暗。
備用電源啟動的藍光照亮三人興奮的面龐。
沈復感覺太陽穴突突跳動。
這是“歷史之門”即將開啟知識共鳴的前兆!
當他觸控到周青青遞來的礦物結構圖時,大量電化學公式如瀑布般在意識中傾瀉而下。
“立即聯絡材料分析中心!”沈復的聲音帶著顫抖。
“我們需要在氧化鋁模板上覆刻這種拓撲結構,用原子層沉積......”
“但是沈老師,”周青青怯生生地打斷,“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那邊恐怕沒有人,最多隻有1名值班人員……”
聽見這話。
沈復頓時眉頭緊鎖。
無奈,只能暫時放棄解析新領域技術的打算。
科學研究不是一蹴而就能夠實現的事情。
反正都已經快要看見希望了,這時候稍微慢下來一點點。
也能夠接受。
沈復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
說道:“今天就先到這兒吧,咱們出去吃個飯,也算慶祝一下新的研究成果。”
周青青眼睛一亮,心中滿是雀躍。
三人來到餐廳,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沈復紳士地為兩位女士拉開椅子。
周青青有些羞澀地坐下,眼神時不時飄向沈復。
相比之下,李敏就要顯得落落大方許多。只見她毫不拘謹,率先打破沉默,興致勃勃地開始與眾人探討起此次研究當中的種種細節問題來。
她的雙眼閃爍著靈動而睿智的光芒,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種自信而迷人的魅力。
率先開口討論起研究中的細節,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沈復一邊回應著李敏的話,一邊注意到周青青的害羞,嘴角微微上揚。
沈復靠在椅子上,整個人還沉浸在剛剛研究突破的興奮之中。
周青青偷偷看了沈復幾眼,心裡想著自己對他的情愫是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