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謫仙(第1/1 頁)
葉青盞看到了兩個奔跑的村民,凝神遠望,發現是村裡肉鋪的王大叔和經常出海打撈的李二哥。
兩人跑得很急,就像是身後有什麼追著他們似的。
“快跑、快跑,這天說變就變啊!”王大叔疾奔中往天上看望了一眼。葉青盞也隨著他的目光向上看。
黑雲傾覆,蒼穹潑墨。
葉青盞驚異,連帶著心頭也悶悶的。明明她閉眼前,天空還是一碧如洗,萬里無雲。
“別看了,七月半,鬼節至,天自然亮堂不到哪去。”李二哥應,“先回家,回家要緊。”
兩人身影漸遠,遂消失小徑的盡頭。
懷中揣著小冊,葉青盞於漸起的晚風中片刻怔神:七月半……入鬼門關的日子?
那日被仙君彈了額頭後,她便昏睡過去,再醒來時又躺在了家中的木床上,根本沒有機會開口問,這“鬼門關”到底是何地。
“阿桃,阿桃——”一道老婦的聲音打斷了葉青盞的神思,她循著聲音望去,銀杏樹下的老嫗繞樹轉著圈,“阿桃,天黑了,快跟奶奶回家啊!”
葉青盞望了一眼似要滴下黑墨的夜空,朝老人抬步跑去。這老婦前幾日來到茶花村,有些痴傻,逢人就問:“你見過我的阿桃嗎?”
“奶奶,”葉青盞跑到了老人的身邊,催促道,“看這天是要下雨了,您先到我家避避吧。”
老嫗抬起頭,溝壑縱深的臉上沾滿了泥土,脖上掛著的一雙虎頭鞋倒是乾乾淨淨。
蒼老的眼神看過來時,葉青盞鼻中忽地一酸,只聽她道:“你不是我的阿桃,我不跟你回去!”
說著,老人離開了銀杏樹,葉青盞在樹下定定望著——粗布麻衫下,沒有雙腳。
老人成了一縷漂泊的鬼魂。
眼底溼潤,葉青盞抬手拂了拂眼角,正要放下時,一片銀杏自眼前掉落,她伸手接住。
銀杏落於掌心,葉青盞低眸拿起來看,未曾注意都銀杏樹後的人影。
葉面上寫著幾行小字:
七月望,百鬼夜行,入地府,舍百念,轉世為人。
然有所念難消者,或困心生惡怨,侵五臟六腑,成厲鬼凶煞,禍人間,亂三界。
需以生人引渡,過鬼門關,歷難化險,尋跡溯源,消怨化念,成來世人。
細細讀完,葉青盞如入迷谷難解其意,惘然抬首,卻發現自己已身處異地——
淡月隱隱,黑雲壓城,城牆高門矗立,一樹銀杏遮天蔽日。
樹下人揚起一懷落葉,兩人隔著飄零飛葉遙相對望。
葉青盞看向他,眨了眨眼。
這人頭戴儒巾身著襴衫,俊眉秀目,遠觀如一池春水,可謂謙謙公子,耳邊卻簪一枝妖豔紅花,倒顯風流輕佻。
看她的眼神有些許意外,多含……疑問?
李知行看著這小姑娘是挺費解的。
麻衣窄袖短衫,襉褶裙上繡補著一束白色山茶花。秀髮編成一股垂於肩側,以紅繩系之,很是潦草。
他暗自搖頭,繼續不動聲色觀察著她——臉長得還算標誌,一雙眸子黑白分明,清亮得很,來回轉動時,很是靈巧,眼型卻偏渾圓,添了些嬌憨的意味。
這樣長相的小姑娘,看似老實,騙起人來,一騙一個準。
李知行低頭沉思,想起來這破地方之前天地說的話。
天地應閻王之請派他來鬼門關,說是給一貶再貶的他一次機會——送鬼過關,送得好就讓他重新滾回仙京,又道讓他在鬼門關前掃銀杏葉,然後將成堆的落葉攬入懷中再一揚,閻王便會帶著兩個得力小幫手和一群鬼出現。
兩個?
李知行看了一眼形單影隻的葉青盞。
呵。
得力?
李知行又看了一眼身若扶柳的葉青盞。
哦。
在心裡怨天怨地了一會兒後,李知行默默走向銀杏樹下,拿起靠在樹上的掃帚,蹲下隨意撿了幾片葉,又將剛才揚灑了的銀杏葉慢慢掃攏。
他要再掃一次,掃出來兩個得力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