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百草雜談 > 第100章 紫花地丁

第100章 紫花地丁(第1/3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變女生後青梅不想當閨蜜和閨蜜一起攻略男人,拯救世界葉羅麗:顏公主白馬寺八零小寡婦孕肚迴歸後,禁慾顧少心慌了快穿:白月光她瘋了吧冰封末日:我囤億萬物資嬌養兵王妖魔城市四合院:我老婆馮寶寶葉風版修仙傳豪門全員讀心?缺德後媽創哭他們飛過阿勒泰花妖小桂奈何君上非我不嫁穿成甜文男主親媽,女配她逆襲了小少爺又被釣了終極:絕世武尊主母操勞而死,換親後寵夫擺爛了操勞主母慘死,重生歸來滅了侯府星辰未央時

紫花地丁:本草中的瑰寶

摘要

紫花地丁作為一種常見且具有獨特價值的植物,在藥用、觀賞等領域展現出重要意義。本文全面闡述了紫花地丁的植物學特徵,包括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佈範圍等,深入探討其藥用價值,從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等方面展開,同時介紹了其在觀賞和園林中的應用、食用價值、文化內涵以及保護現狀與措施,旨在為紫花地丁的進一步研究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全面的參考。

關鍵詞

紫花地丁;植物學特徵;藥用價值;觀賞應用;文化內涵

一、引言

紫花地丁(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v.),別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是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分佈廣泛,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長,常見於田間地頭、山坡草地、林緣等環境。紫花地丁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在藥用領域也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是我國傳統中藥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對紫花地丁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更多的價值逐漸被發現和重視,本文將對紫花地丁進行全面的介紹。

二、植物學特徵

2.1 形態特徵

紫花地丁植株矮小,無地上莖,高4 - 14厘米。根狀莖短,垂直,淡褐色,長4 - 13毫米,粗2 - 7毫米,節密生,有數條淡褐色或近白色的細根。葉多數,基生,蓮座狀;葉片下部者通常較小,呈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 - 4厘米,寬0.5 - 1厘米,先端圓鈍,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邊緣具較平的圓齒,兩面無毛或被細短毛,有時僅下面沿葉脈被短毛,果期葉片增大;葉柄在花期通常長於葉片1 - 2倍,上部具極狹的翅,果期長可達10餘厘米,上部具較寬之翅,無毛或被細短毛;托葉膜質,蒼白色或淡綠色,2\/3 - 4\/5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疏生具腺體的流蘇狀細齒。

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較淡並帶有紫色條紋;花梗細,長5 - 10厘米,與葉片等長或高出葉片,無毛或有短毛,中部附近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 - 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附屬物短,長1 - 1.5毫米,末端圓或截形,邊緣具膜質白邊,無毛或有短毛;花瓣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側方花瓣長,1 - 1.2厘米,裡面無毛或有鬚毛,下方花瓣連距長1.3 - 2厘米,距細管狀,長4 - 8毫米,末端圓;花葯長約2毫米,藥隔頂部的附屬物長約1.5毫米,下方2枚雄蕊背部的距細管狀,長4 - 6毫米,末端稍細;子房卵形,無毛,花柱棍棒狀,比子房稍長,基部稍膝曲,柱頭三角形,兩側及後方稍增厚成微隆起的緣邊,頂部略平,前方具短喙。蒴果長圓形,長5 - 12毫米,無毛;種子卵球形,長1.8毫米,淡黃色。花果期4月中旬至9月。

2.2 生長習性

紫花地丁性喜光,喜溼潤的環境,耐蔭也耐寒,不擇土壤,適應性極強。其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在中性、微酸性或微鹼性土壤中均可生長,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宜。紫花地丁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在北方地區冬季可露地越冬,地上部分枯萎後,地下部分仍能保持活力,來年春季氣溫回升時重新萌發。在生長過程中,紫花地丁對光照的需求較為靈活,既能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良好生長,也能在林下等半蔭環境中正常開花結果。

2.3 分佈範圍

紫花地丁分佈廣泛,在中國,除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區均有分佈。在國外,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其多生長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荒地、河邊、草地等環境中,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植物。

三、藥用價值

3.1 傳統藥用記載

紫花地丁作為中藥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本草綱目》中記載:“紫花地丁,處處有之。其葉似柳而微細,夏開紫花結角。平地生者起莖,溝壑邊生者起蔓。”同時指出其“苦、辛、寒,無毒。主治一切癰疽發背,疔腫瘰癧,無名腫毒,惡瘡。”《本草正義》也記載:“地丁,專為癰腫疔毒通用之藥。”可見,紫花地丁在古代就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熱毒瘡瘍等病症。

3.2 化學成分

現代研究表明,紫花地丁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黃酮類、萜類、香豆素

目錄
北總別虐了,夫人已經死了三國之劉備軍師崩壞:世界蛇團建的我在長空被拐青春何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