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反擊(4)(第1/2 頁)
馮士真拼命磕頭喊冤:“陛下,臣確實貪汙受賄,但謀反之事絕無啊,定是賈珩偽造證據。”
賈珩冷笑:“陛下,這些證據均是從其書房密室搜出,還有鄭大人和皇甫將軍在場。”
事情已然明瞭,鄭斌也不能再替馮士真遮掩,只得和皇甫將軍證實此事。皇帝嘆了口氣:“朕雖不願相信,但證據確鑿,馮士真按律當斬。然念及你往日功勞,賜你全屍,自行了斷吧。其家產罰沒,族中男子一律斬首,女子送入教坊司,以儆效尤。”馮士真絕望地閉上眼。
處理完此事後,皇帝緩緩地將目光移向站在一旁的賈珩,眼中滿含著讚賞之意,開口說道:“賈愛卿此番代替朕南下,不僅成功抓獲了那些猖獗的鹽梟,更深入徹查了地方官員的貪腐行徑,實乃勞苦功高之舉!尤其是此次對於復國社逆黨的成功抓捕,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朕定要重重賞賜於你,以彰其功。”
賈珩聞聽此言,趕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道:“啟稟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懇請陛下應允。”
皇帝微微一怔,面露疑惑之色,連忙追問道:“哦?賈愛卿但說無妨。”
只見賈珩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直視著皇帝,鄭重其事地說道:“陛下,微臣欲辭官歸隱,從此遠離朝堂紛爭,還望陛下能夠恩准。”
皇帝聽聞此語,不禁大為驚詫,眉頭緊蹙,滿臉狐疑地問道:“賈愛卿何出此言吶?莫非是朕待你不夠寬厚?還是朝中有人對你有所虧待不成?”
賈珩輕輕搖了搖頭,苦笑著解釋道:“陛下聖明,對微臣一直厚愛有加。然而,朝堂之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事時有發生,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就拿今日之事來說,若非微臣恰巧尋得了馮士真犯罪的確鑿證據,恐怕此刻掉腦袋之人便是微臣了。日後若是天天都有人惡意彈劾微臣,那微臣這官當得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與其整日提心吊膽,倒不如早日辭官歸隱,落個清靜自在。權勢於我如浮雲,臣只想多活幾年。還望陛下能夠體諒微臣的苦衷,成全微臣吧。”
皇帝聽完一拍桌子,勃然大怒,“混賬!”也不知道是罵賈珩還是罵大臣。隨著皇帝這一聲怒吼,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一片死寂,眾人皆被天子的威嚴所震懾。正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漂杵。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一不小心觸怒龍顏,惹來殺身之禍。
皇帝威嚴地掃視著朝堂之下的眾臣,聲音洪亮而堅定地繼續說道:“諸位大臣們,你們可都聽清楚了嗎?賈愛卿乃是我大禹朝的肱股之臣!他平定犬戎之亂,讓邊境得以安寧;清查貪腐之舉,整肅了官場風氣;剿滅亂賊匪寇,保一方百姓平安。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樣不是彪炳千秋的赫赫功績?然而,如今他竟然遭受爾等如此不公的逼迫,簡直就是天理難容!”
說到此處,皇帝不禁怒目圓睜,拍案而起。眾臣見狀,紛紛跪地請罪,齊聲高呼道:“陛下息怒,微臣知罪!”
皇帝稍稍平復了一下情緒,目光轉向了站在一旁的賈珩,語重心長地說:“賈愛卿,你為國家社稷所立的汗馬功勞,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朕在此鄭重承諾,絕不會虧待於你。自今日起,御史臺將不再擁有風聞奏事之權,必須要有真憑實據方可上奏,否則必將嚴懲不怠,以免再有像今日這般冤屈之事發生。”
緊接著,皇帝高聲宣佈:“朕賜賈珩免死金牌一塊,從今往後,只要不是犯下謀反之大罪,皆可憑藉此牌免除一死。此外,朕冊封賈珩為安國郡王,世襲罔替,官拜驃騎大將軍,授予其開府儀同三司,繼續擔任龍武衛大將軍一職,同時兼掌管京城五城兵馬司,負責清剿亂黨,維護京城安定,順天府尹受其管轄。府內四品以下官員由賈愛卿自行任命,只需向吏部報備登記便可。開府之地由工部負責。”
這時,皇帝又想起了在查貪腐案中立下大功的狄仁傑,繼續說道:“另有狄仁傑,此人才能卓越,在查貪腐一案中表現出色,功勳卓著。朕特此擢升其為順天府尹,以表彰他的功績。此事已定,聖旨即刻擬好並下發,不得有誤!”
皇帝的這一連串操作,不僅讓一眾朝臣直接蒙圈了,免死金牌啊,好像大禹王朝根本就沒發行過這種高檔貨。這得是多大的恩寵啊,簡直就是親兒子的待遇。為了賈珩甚至把御史風聞奏事的權利都給撤了。開府儀同三司,這不僅僅是榮耀,更是權利,也是皇帝的信任,可以說從今天開始整個京城都歸賈珩管轄。要知道京城重地不是皇帝的心腹是萬萬不能放在這個位置上的。這也讓很多本來想對賈珩疏遠的大臣又有了動搖,但也僅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