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委任欽差大臣(第1/2 頁)
安將軍沒有理睬鄭方興,下馬後恭敬地對賈珩行禮:“國公爺,太子聽聞你和永安伯有些誤會,特命末將前來調停,所有損失,太子府定會照價賠償。”鄭方興一聽,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知道今天是沒法報仇了。
賈珩對著安將軍拱手道:“多謝太子好意,店裡並無損失!只希望此事到此為止。”
安將軍說道:“那是自然,此事還請國公爺不要放在心上。既然國公爺無事,那我等就告辭了。”安將軍微微一笑,對著賈珩行禮拜別,鄭方興雖在一旁恨得直咬牙,卻也只能無奈的跟著安將軍離開。
來到太子府,鄭方興看見他那身為太子妃的姐姐,就連忙跪在太子妃面前,涕泗橫流,顛倒黑白的哭訴著賈珩的罪行。他聲淚俱下地描述著自己所遭受的委屈和不公,稱賈珩仗著自己的權勢,對他百般欺凌,將他打得遍體鱗傷。
當太子妃見到自己親弟弟竟被人揍得滿臉青紫,渾身傷痕累累,心如刀絞,淚水瞬間如決堤之水般流淌而下。
只見太子妃跌跌撞撞地衝到太子跟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緊緊揪住太子的衣角,泣不成聲地哭訴起來:“太子殿下呀,求求您一定要給妾身的弟弟主持公道啊!那個可惡的賈珩竟然將臣妾的弟弟打成這樣,簡直是無法無天啦!臣妾怎麼能夠嚥下這口惡氣呢?嗚嗚嗚……”
此刻的太子妃哭得如同雨中梨花一般悽美動人,讓人見了不禁心生憐憫之情。而太子望著眼前哭成淚人兒的愛妃,心中亦是充滿了憐惜和不忍。他連忙俯身扶起太子妃,輕聲安慰道:“愛妃莫要太過傷心,我已查明,此事其實本就是方興做得不對在先,他竟敢跑去賈珩的店鋪裡強買強賣,那賈珩是什麼人物?他可是曾經嚇退過三十萬敵軍的威猛大將啊!這次方興能夠撿回一條命來,已經是賈珩手下留情了。”
太子妃繼續哭訴道:“方興有什麼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等你登基後,他賈珩就是你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他點東西怎麼了?再說了,他賈珩明知道方興是我弟弟,他還打,他打的不是我弟弟的臉,是太子您的臉面啊!這事要傳將出去,你太子的威信何在?”太子妃看太子還在猶豫,便咬了咬牙,丟擲殺手鐧:“太子殿下,您若不為妾身做主,妾身也無顏再侍奉左右,只願削髮為尼,青燈古佛度餘生。”太子一聽,面露驚惶之色,這太子妃平日最是得寵,他怎能捨得,連忙上前安慰。
太子妃又趁機給旁邊的謀士使了一個眼色。一直站在旁邊默不作聲的謀士輕咳一聲。太子看向他,謀士緩緩開口:“殿下,太子妃所言甚是,賈珩所作所為對太子並無敬畏之心,以後恐怕也難以駕馭。”
太子聽了謀士的話,眉頭緊皺,來回踱步。他深知賈珩戰功赫赫,在朝中頗有威望,但如今太子妃如此哀求,又涉及皇家顏面之事,便問道:“賈珩為國屢立戰功,深得民心軍心,若是此時為了這點小事懲處他,恐失人心吶。先生有何良策教我?”
謀士眯著眼,低聲說:“殿下,眼下朝廷之上不正有一件棘手的事情嗎?不如讓他去,若做的好了,是殿下舉薦有功;他若做的不好,就可以治他個辦事不力之罪,到時候如何處置,還不是殿下一句話的事!不管是何結果,殿下都不吃虧,何樂而不為呢!”
“先生此計甚妙!就依先生所言,明日朝會上就會讓人舉薦他!”
金陵省鹽業興盛,然貪腐之風漸起。據林如海密奏:鹽課貪腐案涉及官員眾多,他們相互勾結,私吞鹽稅,中飽私囊,致使私鹽氾濫,國家財政遭受巨大損失。更有甚者,為了謀取私利,不惜降低鹽的質量,危害百姓健康。
除此之外,剛剛上任不久的金陵省的鹽運史孫海棟向皇帝發一份重要的奏摺。他揭開了一個掩蓋已久的大窟窿。前三任鹽運史周正和賀必隆、鄭方逸都曾奏請預先支取第二年的鹽引,單是今年,就預提了 20萬引。當時戶部規定,正常鹽稅每引僅為一兩左右。不過預提來的鹽,鹽商每引要交三兩的稅,包括正常的鹽稅和預提的利息即餘息銀。這樣算來,今年鹽運史應該向戶部上交 60萬兩銀稅,但他只交了 27萬兩,剩下的 30餘萬兩銀子哪兒去了?孫海棟還把從太上皇設立稅銀開始一直到今年,總共 25年的預提鹽引的收入都算個明白。這25年“寅吃卯糧”虧空白銀1 242萬兩。
孫海棟的奏摺令皇帝驚愕不已,趕緊令人檢查戶部檔案,結果發現,戶部並沒有金陵鹽運史預提鹽引的備案,也沒有收到銀稅的記錄。
皇帝龍顏大怒,鹽課乃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