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賈珍的色心(第1/2 頁)
第二天早朝,此次出征的將領除了賈珩外悉數到場,夏公公宣讀了對這次出征有功人員的封賞的聖旨:……皇甫將軍被封為齊國公,輔國大將軍,正二品,食邑千戶;牛繼宗封為開國侯,雲麾將軍,從三品;柳芳封為永定伯,忠武將軍,正四品;賈珩賞金千兩,賜京城外永昌縣田莊一座;陳金瀚、史達開,史達成均為一等子,正五品;……
聽完封賞後,眾大臣的的心裡各有所思,其他人的封賞可謂豐厚,皇甫將軍、牛繼宗、柳芳官升一級,陳金瀚和史家兄弟更是爵位加身。唯獨功勞最大的賈珩,僅僅是給了塊封地,那一千金放在勳貴家裡算事嗎?
最初賈珩勇獲先鋒營將軍職位時,皇上直接就四品振威將軍,一等靖遠侯,真是皇恩浩蕩,聖眷正濃,被認為是賈家的麒麟子,後起之秀。可現在立功最多,功勞最大卻沒有升爵位,這可就耐人尋味了,難道是失寵了?
朝堂之上,眾人雖心中疑惑,卻無人敢率先發聲。這時,一向剛直的御史大夫站了出來,向皇上進諫道:“陛下,此次出征賈珩戰功赫赫,所立之功遠超旁人,然賞賜卻如此微薄,恐寒將士之心吶。”
皇帝聽後,微微皺眉,卻不急不緩地說道:“朕自有考量,賞給他的這塊封地有千畝之多,賈珩年輕有為,若此時便給予高官厚祿,怕他年少輕狂,失了心性,此事不用再議。”
散朝之後,那關於朝會上對於出征有功之人封賞的訊息就如同漫天飛舞的雪花一般,迅速地傳遍了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每一個角落。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在談論著這次令人矚目的封賞之事。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賈珩,這位英勇無畏的將軍,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然而最終卻僅僅只得到了一塊封地作為獎賞。這一結果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和不解,畢竟以他所立之功,眾人原本以為會有更為豐厚的賞賜。於是乎,各種猜測和傳言開始不脛而走,有人說這背後隱藏著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有人認為或許是皇帝另有深意,欲要對賈珩進行更進一步的考驗……一時之間,京城之中因為這個訊息而變得熱鬧非凡。
賈珍踏著輕快的步伐穿過府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他心中暗自得意,賈珩那小子即便戰功再顯赫又如何,終究沒得到更高的封賞,雖然現在是侯爵,但跟賈府的底蘊相比還差的遠,四王八公同氣連枝可不是說著玩的。而且自己還是賈府的族長,他還是父親的養子,在寧府中賈珩也翻不出什麼浪花,唯一遺憾的就是他沒死在戰場上,平添了許多事端。
他特意吩咐廚房備下豐盛午膳,還特意命人開了壇珍藏多年的好酒,獨自坐在書房的窗邊,陽光斑駁地灑在他得意的臉上,他舉起酒杯,對著窗外輕聲笑道:“這酒,還是得有官職在手時喝,才更有滋味啊。”喝完酒,想著秦可卿的那張俏臉,內心就一陣火熱,拉過身邊伺候的丫鬟就壓了上去……
原來,秦可卿的父親秦業奮鬥到年近七十,才只做到了工部營繕郎,已到達職場天花板。這把年紀,要想更進一步,是很難的,所以秦業只能把光宗耀祖大富大貴的期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賈家家塾屬於當時的“名校”,司塾即校長賈代儒是當今老儒,也就是名師了。通常都是賈家親戚才能入讀,但裡邊也有少部分跟賈家關係密切之人的子弟。秦業就想送兒子進入賈家塾中附學,但苦於沒有機會。賈政身為工部員外郎,和秦業是同僚。秦業無意間聽賈政說起賈家的祠堂需要修繕,於是主動提出幫忙監工,有專業人士幫忙,賈政也樂得清閒。但族學之事都是族長賈珍做主,於是秦業去拜訪賈珍。
賈珍見是秦業,眼前一亮,坊間多有傳聞秦可卿體態婀娜,貌美如花,做為色心惡鬼早就垂涎許久。那日藉機到秦府偶遇秦可卿,身材和容貌更是驚為天人,一直念念不忘。
賈珍得知其來意,便故意難為他道:“賈家族學都是我賈家後人在此讀書,先生更是當代大儒,入我族學日後必能考取功名,為世人所向往。如果貿然讓外人入學,恐怕會引起學子不滿,也會引發族人非議。”說完,點端起茶杯喝茶,順便觀察秦業的反應。
秦業聽完,便覺心灰意冷,打算起身告辭,但賈珍的隨後一句話頓時讓他喜出望外,“但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秦業急忙上前,“珍大爺,有何要求,但說無妨,我會盡力辦到。”
“賈家族學非賈家親近之人不可進,但若是秦鍾與賈家有了關係,便再無麻煩。”
秦業不解的問道:“不知珍大爺何意啊?”
賈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