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揚名國子監(第1/2 頁)
賈珩面露一絲疑惑之色,輕聲問道:“哦?不知孔大人所求何事啊?”
孔祭酒直起身子,緩聲道來:“王爺您有所不知,這國子監乃是近期建成,其大門之前尚缺一副楹聯。而王爺您向來以詩仙之名著稱於世,詩詞造詣高深莫測。因此,老夫才斗膽懇請王爺能在此留下珍貴墨寶,以供學子們敬仰觀瞻!”
賈珩聽聞此言,趕忙擺了擺手,謙遜地回應道:“孔大人實在是謬讚了。想您孔大人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堪稱當世大儒,本王怎敢在您面前班門弄斧!”
然而,孔祭酒卻連連搖頭,神色鄭重地說道:“王爺切莫這般自謙,老夫對王爺的才情可是由衷欽佩啊。此次邀請王爺賜下墨寶,實乃出自真心誠意,絕非虛言奉承,還望王爺務必成全老夫這番心願啊!”
賈珩凝視著孔祭酒那誠摯無比的目光,又瞧了瞧周圍眾人期待的神情,心知此刻難以推脫。於是,他微笑著點了點頭,應承下來:“既然孔大人如此盛情相邀,若本王再推辭也說不過去,權當是獻醜一番吧!”
隨即便有人把筆墨紙硯準備妥當,賈珩思索片刻,便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待賈珩放下筆,孔祭酒和幾位博士立刻圍了上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妙!實在是妙!此聯立意深遠,我等不及也。王爺的字氣勢雄渾,自成一體,堪稱書法大家。王爺,請受我等一拜。”說罷,幾人便要施禮。
賈珩急忙制止住他們,說道:“孔大人不必如此,真是折煞本王了。”
孔祭酒正色說道:“王爺虛懷如谷,老夫敬佩。”
正說著,忽聞外面一陣喧譁。原來是一群學子聽聞詩仙在此,好奇圍聚過來,其中更有那日在柳盛店裡比試詩詞歌賦的監生,見到賈珩出來,眾學子紛紛拜見,那幾位比試之人更是對他執以弟子之禮。
賈珩見狀,溫和地抬手示意眾人免禮。其中一位監生恭敬問道:“郡王殿下,學生們近日作詩,常感才思枯竭,殿下可有什麼秘訣傳授?”
賈珩微微一笑,“多讀經典,感悟生活,方可得之。”眾人皆稱是。
此時,人群中有一位年輕學子卻突然出聲反駁:“殿下所言雖是常理,但學生以為,詩歌當突破常規,另闢蹊徑。”
賈珩饒有興趣地看向他,“願聞其詳。”
那學子鼓起勇氣說道:“比如將市井俗語融入詩詞之中,創造出新風格。”
賈珩沉思片刻,點頭稱讚,“此想法甚是大膽新穎,諸君不妨一試。前幾日,我也偶得一首,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賈珩說到這裡頓了一下,下邊的學子們議論紛紛:
這也叫詩嗎?
這要是詩的話,隨便一個頑童也都能做得出來。
……
這時賈珩才說出最後一句:“飛入蘆花都不見。”
待賈珩說完最後一句,孔祭酒忍不住讚美道:“王爺此詩看似簡單,卻頗有雅趣。尤其最後一句,堪稱畫龍點睛之筆,雪與蘆花融為一體,將雪的形態描繪得淋漓盡致。不愧為詩仙,老夫佩服!”
賈珩淡然道:“孔大人過譽了。”
孔祭酒說道:“王爺,國子監學子皆仰慕王爺才華,不如王爺也贈與他們一語,以示勉勵。”
賈珩思索一番說道:“那好吧。”他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面孔,心生感慨,“本王有一語,與諸君共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下面的學子紛紛施禮:“多謝王爺賜教!”
把秦鍾安排好了之後,賈珩離開時已臨近中午,那就只能下午再進宮謝恩了。他便帶著典韋等人來到柳盛這裡吃飯,順便也叫來了沈萬三、狄仁傑和李元芳,相互都認識一下,方便以後相互聯絡和照應。
總的來說工作開展的都不錯方,也沒有不長眼的來鬧事,方方面面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正當幾人推杯換盞之際,一位陷陣營護院來報,林黛玉突然昏迷不醒,鳳姐讓他馬上回去。
賈珩聽完,也顧不得許多,急忙帶著典韋離開,透過護院的敘述,他總算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上午,寶玉為了緩和與釵黛二人的關係,便來到別院去看望她們。因為幻境時間已過,寶玉入府後,便看到釵黛二人正坐在一起閒聊。
寶玉面帶微笑地走上前來,輕聲說道:“姐妹們今兒個早晨怎都沒出去送一送珩二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