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荊州風(第1/2 頁)
三國之現代魂 第173章:荊州風雲起
荊州,這片沃野千里、物阜民豐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衝。此刻,正值建安十四年,戰火雖暫未在此地熊熊燃起,可空氣中卻瀰漫著令人不安的緊張氣息,彷彿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林小羽,這位帶著現代記憶穿越到三國亂世的奇人,正站在襄陽城的城樓上,望著遠方綿延的山川與廣袤的田野,眉頭緊鎖。他深知,荊州的局勢已然到了微妙的關頭。曹操在赤壁之戰遭受重創後,雖暫時退回北方休養生息,但他怎會輕易嚥下這口氣?其對荊州的覬覦之心從未熄滅,時刻準備著捲土重來。孫權那邊,周瑜對荊州也是虎視眈眈,在他看來,荊州乃是東吳西進的關鍵所在,必須掌控在自己手中。而劉備,雖暫居荊州,以仁義之名收攏人心,可實力尚弱,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艱難求存。
“主公,魯肅大人求見。”一名親衛快步走上城樓,恭敬地向林小羽稟報。
林小羽聞言,微微一怔,旋即回過神來,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快請!”他心中清楚,魯肅此來,必定與荊州局勢息息相關。
片刻後,魯肅在親衛的引領下登上城樓。只見他身著一襲素色長袍,面容儒雅,眼神中透著幾分憂慮與堅定。見到林小羽,魯肅急忙拱手行禮:“林將軍,別來無恙!”
林小羽連忙上前,雙手扶起魯肅,笑著說道:“子敬兄,許久不見,一向可好?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
魯肅長嘆一聲,神色凝重地說道:“實不相瞞,如今荊州局勢危急,我家主公與周瑜大都督商議之後,決定派我前來與將軍共商對策。曹操雖在赤壁大敗,但實力猶存,北方根基未損,他隨時可能再次南下。而我東吳,在赤壁之戰中雖取得勝利,可自身也損耗頗大,難以獨自抵擋曹操的大軍。至於劉備劉皇叔,雖有仁義之名,但其麾下兵馬有限,糧草不足,在荊州立足未穩。如今之計,唯有我等三家攜手合作,方能抵禦曹操的進攻,保荊州百姓平安。”
林小羽靜靜地聽完魯肅的話,心中暗自思忖:魯肅所言,倒也在理。如今荊州局勢錯綜複雜,任何一方想要獨自對抗曹操,都無異於以卵擊石。唯有聯合起來,才能形成足夠的力量,與曹操抗衡。不過,孫權和周瑜對荊州的野心,也不得不防。想到這裡,林小羽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魯肅,說道:“子敬兄所言極是,曹操乃我等共同大敵,若不聯合,必為其所滅。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不知孫將軍與周都督對荊州有何打算?”
魯肅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林小羽會如此直接地詢問這個問題。他猶豫了一下,緩緩說道:“實不相瞞,我家主公與周都督認為,荊州乃東吳西進之要地,理應由東吳掌控。不過,念及將軍與劉皇叔在赤壁之戰中與我東吳並肩作戰,立下赫赫戰功,我家主公願意與將軍、劉皇叔共同商議荊州的歸屬問題,只要達成共識,我等便可攜手抗曹。”
林小羽心中冷笑一聲,他自然明白孫權和周瑜的如意算盤。所謂共同商議荊州歸屬,不過是他們想借此機會名正言順地奪取荊州罷了。但此刻,他也不好直接拒絕,畢竟聯合抗曹才是當務之急。於是,林小羽沉吟片刻後,說道:“子敬兄,荊州之事,關係重大,容我與劉皇叔商議之後,再給你答覆。不過,無論荊州最終歸誰所有,聯合抗曹一事,我林小羽定當全力以赴!”
魯肅見林小羽如此說,心中稍安,拱手說道:“如此甚好!還望將軍儘快與劉皇叔商議,我在東吳靜候佳音。”
送走魯肅後,林小羽立刻返回府邸,與劉備、諸葛亮等人商議此事。眾人圍坐一堂,氣氛凝重。
劉備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孫權和周瑜此舉,分明是想趁機奪取荊州。我等好不容易在荊州立足,怎能輕易拱手讓人?”
諸葛亮輕撫著鬍鬚,微微一笑,說道:“主公勿憂。孫權和周瑜雖有奪取荊州之心,但此刻他們也明白,若不聯合我等,難以抵擋曹操。我們可藉此機會,與東吳周旋,爭取最大的利益。”
林小羽點頭表示贊同:“孔明先生所言極是。如今曹操才是最大的威脅,我們必須先聯合東吳抗曹,待局勢穩定之後,再從長計議荊州之事。只是,我們也不能毫無防備,需加緊訓練兵馬,儲備糧草,以防東吳突然發難。”
眾人商議許久,最終決定先答應東吳聯合抗曹的提議,但同時也要在荊州各地加強防禦,暗中擴充實力。
數日後,林小羽與劉備一同前往東吳,與孫權、周瑜等人會面。雙方在柴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