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審葉阡兒包公斷案 遇楊婆子俠客揮金(第3/4 頁)
帶劉三上堂。包公問道:“井邊的男子屍體是怎麼回事?從實招來!”兩旁的衙役大聲威嚇:“快說!”劉三嚇得連忙叩頭,說道:“老爺千萬別動怒,小人這就說。回老爺的話,那男子的屍體不是別人,是小人的叔伯兄弟劉四。因為小人拿了當家的五十兩銀子,提著人頭正要去埋,沒想到劉四跟在後面。他說:‘私埋人頭,該當何罪?’小人答應給他十兩銀子,他還不答應;又說跟他對半分,他還是不答應。小人問他:‘那你要多少?’他說:‘要四十五兩。’小人一想,總共才五十兩,我自己才拿五兩,這也太氣人了。於是小人就假裝答應,叫他幫忙挖坑,還說要挖得深深的。小人見他貓著腰撮土,就照著他太陽穴狠狠一鍬頭,順勢就先把他埋了;然後又挖了一個坑,才把人頭埋了,沒想到今天陰差陽錯被發現了。”說完,不停地叩頭。包公讓他畫了押,暫且把他帶了下去。
這時,白熊也已經被傳到了,他的供詞和白安的一致,還把遊仙枕呈了上來。包公看了之後,交給包興收好,接著開始斷案:鄭屠用自己的性命給被他殺害的女子抵命,白熊給李克明抵命,劉三給劉四抵命,全都判處斬首;白安以下犯上,判了絞監候;葉阡兒被充軍;邱老兒私埋人頭,畏罪行賄,判了徒刑;玉蕊被官府發賣;韓瑞龍不聽母親的教導,貪財惹事,按理應當責罰,不過念在他年紀小不懂事,釋放回家,讓他孝順守寡的母親,努力讀書上進;韓文氏撫養兒子、教導他讀書,面對錢財能堅守道義,教子有方,讓縣尹賞銀二十兩作為表彰;縣官本來應該上奏彈劾,但是考慮到他辦事勤勞,還算用心,就讓他照舊任職。包公把這個案子斷得清清楚楚,聲名遠揚。休息了一天後,就起身前往陳州。
再說常州府武進縣遇傑村的南俠展昭,自從在土龍崗和包公分手後,就獨自遨遊在名山勝蹟之間,四處遊玩賞景。有一天,他回到家中,見老母親身體安好,心裡很是欣慰。多虧了老家人展忠料理家務,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根本不用主人操一點心。展忠為人耿直,有時候展爺還會被他數落幾句。但展爺念他是個忠義的僕人,又是上了年紀的人,也就不跟他計較。展爺在老母親面前,早晚請安問候,極盡孝道。有一天,老母親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展爺趕緊請醫生來診治,日夜侍奉在旁,連衣服都顧不上換。然而,老人就像那西下的夕陽,生命逐漸走向盡頭,最終一病不起,吃了藥也不見效,還是離開了人世。展爺悲痛欲絕,呼天搶地,痛哭流涕。所有的喪葬事宜,都是老僕展忠操辦的,風風光光地把老太太安葬了。之後,展爺就在家守孝遵禮。
到了百日服喪期滿,他依舊熱衷於行俠仗義,怎麼肯一直待在家裡呢。家裡的所有事情都交給展忠照管,他便獨自一人出門,四處遊山玩水,只要遇到不平之事,就會挺身而出,為人分憂解難。有一天,他遇到一群逃難的人,他們拖家帶口,哭哭啼啼,那場面真是慘不忍睹,讓人看了揪心。展爺見狀,立刻把自己的錢袋開啟,將銀兩分給眾人,又問他們是從哪裡來的。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公子爺可別提了。我們都是陳州的良民,龐太師的兒子安樂侯龐昱奉旨到陳州放賑,本是為了拯救饑民。可沒想到他仗著自己是太師的兒子,不但不放賑,還把百姓中年輕力壯的人挑去給他建造花園,甚至搶掠民間婦女,長得漂亮的就納為姬妾,長得普通的就充當僕人。我們這些窮苦百姓本來就難以生存,他這麼一折騰,簡直就是要把我們往死路上逼啊!所以我們只能往其他地方逃難,好勉強活下去。”說完,眾人放聲大哭著離開了。展爺聽了,氣得七竅生煙,心中暗自說道:“我本來也沒什麼事,不妨去陳州走一趟。”主意已定,便朝著陳州的大路趕去。
這一天,展爺正走著,看見一座墳塋前有個婦人在那裡哭得悲痛欲絕,彷彿心都要碎成了千萬片。展爺暗暗想道:“這麼大年紀的人,會有什麼心事,哭得如此傷心?其中肯定有古怪。”他本想上前詢問,又擔心男女有別,有所不便。偶然間,他看見旁邊有一張燒紙,便靈機一動,連忙撿起來作為藉口,走上前去說道:“老媽媽,您先別哭了,這裡還有一張紙沒燒呢。”那婆子止住哭聲,接過紙去,放到紙堆裡一起燒了。展爺便裝作閒聊的樣子問道:“媽媽您貴姓?為什麼一個人在這裡哭得這麼傷心呢?”婆子流著淚說:“原本是好好的一家人,如今卻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怎麼能不哭呢!”展爺問:“難道媽媽家裡的人都遭遇不幸了嗎?”婆子說:“要是都死了,我也就死心了,可偏偏是這種不死不活的情況,更讓我難受。”說完,又哭得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淚水止不住地流。展爺見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