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開封府總管參包相 南清宮太后認狄妃(第2/4 頁)
說我梳洗完畢,馬上就出來迎接。”包興轉身出去了。
你知道夫人剛才和包公悄悄商量了些什麼嗎?其實正是為了太后的事情。夫人說:“南清宮現在有狄娘娘。也不知道寧總管前來,是為了什麼事呢?老爺何不見見他,問問來歷。倘若有機會,讓娘娘能和狄後見上一面,到時候就好商量了。”包公這才答應,連忙梳洗穿戴整齊,前往書房。
單說包興奉命去請寧總管,說:“我們老爺正在梳洗,還請稍等片刻,便會來相見。請太輔到書房稍坐。”老寧聽到“相見”二字,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說道:“有勞管家引路。我說咱家既然來了,大人肯定會賞臉的。咱們向來交情不錯,哪有不見的道理呢。”說著說著,就來到了書房。李才連忙跑出來掀起門簾。寧總管走進書房,看到裡面的陳設沒有一點奢華俗氣的樣子,只是簡單地點綴了一些物品,不禁連連稱讚羨慕。包興連忙點茶讓座,自己在下首相陪。寧總管知道包興是大人的親信,而且在朝中也時常見面,所以也不敢小瞧他。
兩人正在交談之際,忽然聽到外面老爺問道:“請進來沒有?”李才回道:“已經請進來了。”包興連忙迎出去,掀起簾子,包公走進屋。只見寧總管早已站起身來相迎,說道:“咱家特來給大人請安。大人一路辛苦,勞頓疲乏。原本昨天就想來,只是怕大人舟車勞頓,身子乏累,所以今天早上才來,就怕大人飯後有事。大人可歇過乏來了?”說完,便倒地行了一揖。包公連忙還禮,說道:“多承蒙太輔惦記。我沒能去拜訪,反倒讓您先勞駕前來,心裡實在過意不去。”說完讓座,重新點茶。包公接著說道:“太輔前來,不知有什麼指教?還望明示。”寧總管笑嘻嘻地說:“咱家這次來,不是為了什麼官事。只因六合王爺十分敬重大人忠正賢能,時常在狄娘娘跟前提起。娘娘聽了,也非常歡喜。最近大人為了龐昱一事,先斬後奏,更顯得赤心為國,不畏權奸。我們王爺下朝後,就把這件事奏明瞭娘娘,把娘娘高興壞了,說:‘這才是匡扶社稷的治世賢臣呢!’還教導了王爺一番,說我們王爺年輕,總要跟著大人學習,做一個清心正直的賢王,才不辜負聖上的洪恩。我們王爺也十分羨慕大人呢,只是沒有合適的理由,又不能隨便親近。咱家一想,眼下就是娘娘的千秋華誕,大人何不準備一份薄禮前去慶壽?這樣一來,大家可以親近親近,一來不辜負娘娘一番喜愛之心,二來我們王爺也可以藉此機會跟著大人學習些見識,這豈不是一件極好的事情呢?所以今天我特地來送這個信。”包公聽了,暗自思量:“我本不與朝內權貴結交,無奈眼下有太后的事情。當今皇上只知道狄後是生母,哪裡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遭受了如此大的冤屈。不如將計就計,如此這般行事,倘若有機會,倒能省去許多波折。再者,六合王也是一位賢王,就算和他結交,也不會辱沒了我。”想罷,便問道:“但不知娘娘的聖誕是在什麼時候?”寧總管道:“就是明天是壽誕,後天是生辰。不然,我們怎麼跟趕鴨子上架似的這麼著急呢?因為時間緊迫,所以特地來送信。”包公道:“多承蒙太輔指教,還這麼掛心,我怎敢不從命。還有一事,我想娘娘聖誕,我們外官是不能當面叩拜的。現在家母在署中,明天先送禮,後天正日子,家母想要親自前往,這樣豈不是更親近些?不知道可不可以?”寧總管聽了,說道:“哎喲!老太太來了?這樣更好,咱家回去,就在娘娘面前奏明。”包公致謝道:“又要麻煩太輔了。”老寧道:“好說,好說!既然如此,咱家就回去了。先替我在老太太面前請安。等後天我在宮內,再接待她老人家。”包公又託付了一回:“家母到宮時,還望多多照拂。”寧總管笑道:“這還用大人吩咐?對老人家,咱家肯定會盡心的,咱們交情在這兒呢。不用送,請留步吧。”包公把寧總管送到儀門。寧總管再三阻攔,才作別離去。
包公進內室,見到夫人,把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然後讓夫人把剛才的事情,悄悄地奏明太后。夫人領命,前往靜室去了。包公又來到書房,吩咐包興準備一份壽禮,明天送往南清宮;又叮囑他要好好對待範宗華,事情辦完後自然會有安排,千萬不能把事情的底細洩露給他。包興也深知此事重大,別說範宗華,就連公孫先生、王、馬、張、趙等人,也都被他瞞得嚴嚴實實。
第二天,包興準備好了八色壽禮,拿給包公過目,無非是酒、燭、桃、面這類常見的賀禮。包興先讓差役把禮物挑往南清宮,自己隨後騎著馬來到南清宮橫街。剛到那兒,就瞧見人夫轎馬熙熙攘攘,送禮物的人來來往往,抬的抬、扛的扛,人聲鼎沸,擁擠得水洩不通。包興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