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除妖魅包文正聯姻 受皇恩定遠縣赴任(第3/4 頁)
。”於是,他不自覺地提起筆,蘸上硃砂,鋪開黃紙準備寫字。剛一落筆,就感覺手腕隨著筆在動,順著寫下了一些字。他剛想看寫的是什麼,就聽到外面傳來“哎呀”一聲,緊接著是“咕咚”一聲,有人摔倒在地。
包公聽到動靜,趕忙提起寶劍,從高臺上下來,跑到臥房檢視,發現是李保摔倒在地上。只見李保滿臉驚恐,說道:“法官老爺,可嚇死小人了!我剛才走到院子裡,突然看見一道白光從屋裡衝出來,我一害怕,就摔倒了。”包公也覺得很納悶,走進屋裡,卻沒看見包興。他和李保四處尋找,發現包興縮在桌子底下,看到有人來才敢探出頭。包興瞧見李保在旁邊,連忙掩飾道:“告訴你們,我家相公作法的時候可不能偷看,就連我都得躲在桌子底下。你們怎麼能不遵守規矩呢?幸虧我家相公法力高強。”他這一番謊話編得有模有樣,不得不說他還挺機靈的。李保這才說道:“我家老爺和夫人擔心相公深夜勞累,讓我來照應,還請相公早點休息。”包公聽了,便讓包興打著燈籠,一起回書房去了。
李保叫人來拆掉法臺,看到有一張硃砂黃紙字帖,以為是法官留下的鎮壓符咒,便連同寶劍一起拿起來,轉身來到內堂,稟報說:“包相公已經休息了。這是寶劍,還有符咒,都交回來了。”丫鬟接了過去。李保剛要轉身離開,忽然聽到老爺說:“等一下!拿來我看看。”丫鬟把黃紙字帖呈給李老爺。李老爺在燈下一看,原來不是符咒,而是一首詩:“避劫山中受大恩,欺心毒餅落於塵。尋釵井底將君救,三次相酬結好姻。”李老爺仔細琢磨詩裡隱藏的事蹟,卻不太明白,就吩咐李保暗中向包興打聽這些事,順便問問包興他相公有沒有成親,第二天一早來回話。李保領命而去。
你知道李老爺為什麼這麼上心嗎?原來,昨天在書房見過包公之後,李老爺回到內宅,跟夫人說起這件事,一個勁兒地誇獎包公,說:“這包公人品好,學問也好,將來肯定前途無量。”張氏夫人聽了,說:“既然這樣,要是他能治好咱們女兒的病,不如就把女兒許配給他,結為親家。”老爺說:“夫人這話,正合我意。先看看女兒的病怎麼樣,再做打算。”所以老兩口一直惦記著這件事。又聽李保說包公二更天還要上壇捉妖,他們也不敢早睡。到了二更天,老兩口還沒睡,就派李保去探聽訊息。沒想到李保拿回來這麼一張字帖,所以李老爺才讓他去仔細打聽。
到了第二天,誰能想到小姐的病竟然一下子全好了,就跟沒生過病一樣,這可真是件奇事。老爺和夫人高興極了,急忙梳洗完畢。這時,李保前來回話:“昨晚我仔細問了包興,他說字帖上寫的那些事,都是他相公小時候遭遇的磨難,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沒有出過事。我還問清楚了,他相公還沒定親。”李老爺聽了,滿心歡喜,心裡已經明白這是狐狸報恩,要成就一段好姻緣。於是,他整理好衣服,來到書房。李保進去通報,包公趕忙出來迎接。只見李老爺滿臉笑容,說道:“小女多虧賢契搭救,如今重病已經痊癒,真是太神奇了。老夫沒有兒子,只生了這麼一個女兒,還沒嫁人,我想把她許配給你,不知賢契意下如何?”包公回答說:“這件事晚生實在不敢擅自做主,必須先稟明父母兄嫂,才能答應這門親事。”李老爺見他不肯馬上答應,就笑嘻嘻地從袖子裡掏出那張黃紙字帖,遞給包公,說:“賢契看看這張字帖就明白了,就別推辭了。”包公接過一看,頓時臉紅到了耳根,心裡暗自琢磨:“我晚上迷迷糊糊的,怎麼會寫出這些話呢?”又一想:“原來我小時候在山中遇雨,見到的那個女子竟然是狐狸在躲避劫難,還多次救過我,她真是知恩圖報啊。”包興在旁邊乾著急,恨不得馬上讓相公答應這門親事,可又不敢插嘴。李老爺見包公猶豫不決,便說:“賢契不必猶豫。依老夫看來,這可不是什麼妖邪作祟,分明是上天派來給你做媒的,可見凡事都有定數,你也別太迂腐了。”包公聽了,只好回答:“既然承蒙大人錯愛,我怎敢不從命。只是有一點,我必須先說明:等晚生會試之後,回家稟明父母兄嫂,到時候再行納聘之禮。”李老爺見包公答應了,十分高興,說:“就該這樣。大丈夫一言為定,我相信賢契肯定不會食言。老夫就靜候佳音了。”
說著話,僕人擺好桌椅,端上酒飯,李老爺親自作陪。吃飯的時候,他們又談論起齊家治國的事情,包公對答如流,說得頭頭是道,把李老爺高興得不得了,說什麼也不讓他們主僕馬上就走,一連留他們住了三天。這三天裡,包公還拜見了夫人。三天後,李老爺為他們準備好行囊、馬匹、衣服和盤纏,還派主管李保跟著他們一起上京。包公拜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