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死裡生千金認張立 苦中樂小俠服史雲(第3/4 頁)
理。該留下咱們自己吃的就留下,該賣的就賣了,賣的錢用來買調料、打酒,這些都包在我身上。” 說著,他又轉向一個人,說道:“李老弟,這兩天你可得常來。你到底還認得幾個字,也能拿起筆來,要是有需要記錄的事兒,還得靠你幫忙記記。” 原來這人姓李,他滿口答應道:“行,我每天一早就來。” 史雲接著說:“還有件重要的事兒,到時候大家去的時候,一定要把桌凳都帶上。不然,張大哥家裡哪有這麼多桌椅板凳呢?咱們到了那兒,大家一起動手,乾脆不讓張大哥操心,讓他老兩口安安穩穩地樂一天。就當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喝一天就成。其他送禮送物的,都是些虛禮,一概不用。眾位覺得怎麼樣?” 眾人聽了,都高興得不得了,紛紛說道:“好極了,好極了!就這麼辦。不過還有個事兒,咱們當中有的人家人口多,有的人家人口少,這可怎麼算呢?” 史雲拍拍胸脯說:“都有我呢,保證公平公正,誰也不吃虧,誰也不佔便宜。其實鄉里鄉親的,本不該計較這些,可辦事就得講究個公平。大家就辛苦這幾天吧,我去張大哥那兒給他送個信兒。” 眾人這才散去。
史雲隨後就來到張立家中,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他說了一遍。他又見到了牡丹,只見牡丹如花似玉,宛如春日裡盛開的嬌豔花朵,史雲心裡也十分歡喜。張立一聽,便要著手張羅起來。史雲連忙阻攔道:“大哥,你不用操心,我都辦妥了。你就準備好燒柴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張立疑惑地說:“我的好兄弟,這事兒哪有這麼簡單,怎麼準備好燒柴就成了呢?” 史雲笑著解釋道:“我都替你盤算好了,樣樣俱全,就差柴火,別的都有了。我可從來不撒謊。” 張立還是半信半疑,但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深深地謝過史雲。史雲與他握手告別,回家去了。
眾漁人果然齊心協力,幹起事兒來效率極高。大家都爭強好勝,有的甚至跑到二三十里地之外去捕魚,有的帶著老婆孩子一同前往,還有的帶著弟弟、兒子、侄子一起去。到了第二天,交到史雲這兒的魚蝦就已經堆成了小山。史雲仔細盤算著,給各家都分勻了,估量著夠用了,便告訴他們說:“某某某交的多,明天就不用交了。某某某交的少,明天再補些來。” 他馬上找好買家,公平交易,換了錢鈔,買了酒和菜,全都送到張立家中。張立看到這麼多東西,心裡既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自己得了女兒,還能如此風光體面;發愁的是這麼多東西,可怎麼安排呢?史雲笑著說:“這有什麼難的。我就問你,燒柴準備好了沒?” 張立指著靠著籬笆的兩垛柴說:“準備好了。你看,這兩垛夠不夠?” 史雲瞧了瞧,說道:“夠了,夠了,還用不完呢。柴有了,大哥,你就別管了。今晚五更天,鄉親們都來這兒,大家自己動手。你啥都不用操心,就等著喝喜酒就行。” 張立聽了,哈哈大笑道:“全靠賢弟費心,我可真是擔當不起啊!” 史雲笑著說:“這有啥,一來給大哥賀喜,二來大家湊個熱鬧,痛快痛快,也算是咱們漁家人的歡樂聚會了。”
正說著,只見許多人扛著桌凳、挑著傢伙、揹著大鍋,還有的挑著調料,合夥挑著菜蔬,熱熱鬧鬧地送來了,張老兒接應都接應不過來,院子裡一下子就堆滿了東西。也只有在這綠鴨灘,要是換了別的地方,像這樣熱情操辦喜事的可就少之又少了。這全靠史雲在一旁張羅幫忙。恰好李老弟也來了,他把送來的東西一一清點記賬,然後收下。張老兒生怕弄錯了,還自己偷偷做了記號。每來一個人,史雲就囑咐一句:“鄉親,明天早點到,可別遲到了。千萬,千萬!” 到了黃昏時分,東西都收齊了,史雲這才和李老弟一起回去。
第二天四更天,史雲與李老弟就來了。果然,五更天時,眾鄉親都到齊了。張老兒趕忙迎上去道謝。史雲馬上開始分工,誰挖灶燒火,誰做菜,誰安排座位,誰抱柴挑水,安排得井井有條,一點都不用張立操心。張老兒樂得在院子裡走來走去,一會兒到這兒瞧瞧,一會兒到那兒看看,活像一隻上躥下跳的猴子。他一會兒又進屋裡問李氏:“閨女吃了啥沒?” 李氏說:“大哥,你不用操心,我和女兒自己會安排。” 張立猛地瞧見李氏,笑著說:“哎呀!媽媽今天也高興了,居然洗臉梳頭了。” 李氏笑著說:“說的什麼話。鄉親們來賀喜,我要是灰頭土臉的,怎麼見人呢?你看我這頭髮還是女兒給我梳的呢。” 張立打趣道:“看來你有了女兒,就使喚我那閨女梳頭了。再過些日子,你吃飯還得讓女兒餵你呢。” 李氏聽了,啐道:“呸!別瞎說了。” 張立笑嘻嘻地出去了。
沒過多久,天就大亮了,陸陸續續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