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開封府總管參包相 南清宮太后認狄妃(第3/4 頁)
辦法,只好下馬,吩咐人役:“等這些人稍微散開點兒,再把馬牽到王府。”自己則步行到府門。只見五間宮門氣派非凡,兩邊的大炕上坐著不少官員。又見各處來送禮的人都手捧名帖,低聲下氣地回話,可那些王府的官員們卻愛答不理,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包興見狀,硬著頭皮走上臺階,來到一位王官跟前,從懷裡掏出帖子,客客氣氣地說道:“有勞老爺們,替我回稟一聲。”話剛說到這兒,那人就翻了個白眼,不耐煩地問:“你是從哪兒來的?”包興趕忙回答:“我是開封府……”才說出三個字,那人一下子站起來,滿臉堆笑地說:“肯定是包大人送禮來了。”包興說:“正是。”那人一把拉住包興,熱絡地說:“好兄弟,辛苦辛苦。今早總管爺就傳出話來,說大人今天肯定送禮來,我一直在這兒等著呢。請進,請進,咱們到裡面坐著。”說完,回頭又大聲吩咐本府差役:“開封府包大人的禮物在哪兒呢?你們倒是快點兒招呼著呀!”只聽見有人一路問下去:“哪是包大人的禮物?挑到這兒來。”
這時,這位王府官已經把包興領到了書房,又是點茶又是陪坐,十分熱情地說道:“我們王爺今早就吩咐了,說:‘要是包大人送禮來,趕緊回稟。’兄弟既然來了,是要見王爺呢,還是不見?”包興回答道:“既然來了,能見見王爺自然是好的。只是又要麻煩大老爺您跑一趟了。”那人一聽,笑著說:“好兄弟,以後可別再叫我老爺了,咱們都是好兄弟。我姓王,排行第三,我比兄弟你大幾歲,你就叫我三哥。兄弟以後再來,問禿王三爺,大家就知道是我了。都怪我謝頂太早,大家都叫我王三禿子。”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正說著,禮物挑進來了,王三爺一一檢視過後,拿著帖子,告別包興,進內室回話去了。
沒過多久,王三爺出來了,對包興說:“王爺叫你在殿上等著呢。”包興連忙跟著王三來到大殿。他們踏上玉階,繞過丹墀,來到殿門之外。只見高高的簾子捲起,正面一張太師椅上,端坐著一位頭戴束髮金冠、身著蟒袍玉帶的王爺,兩邊有眾多內輔伺候。包興趕忙跪地叩頭。只聽上面傳來王爺的聲音:“你回去轉告你家老爺,就說我向他問好。他如此費心,還送來這麼多禮物,我就收下了。改日在朝中見面,我再當面致謝。”又吩咐內輔:“把原來的帖子退還,給他回帖,再賞他五十兩銀子。”內輔急忙把東西交給王三。王三在一旁小聲提醒包興:“謝賞。”包興叩頭站起,依舊跟著王三爺。剛下銀安殿,就看見寧總管滿臉笑容地迎了過來,說道:“主管,你來了呀?昨天辛苦你了。回去見到大人,就說我已經在娘娘面前奏明瞭,明天請老太太儘管來。老孃娘說了,不在乎拜壽,主要是想聊聊天。”包興連忙答應。寧總管又說:“恕我不陪你了。”包興回話說:“太輔請去忙您的事吧。”這才跟著王三爺出來。王三爺還想把包興讓到書房坐坐,包興推辭不肯。王三爺把帖子和銀子交給包興。包興道了謝,一直走到宮門,懇請王三爺留步。王三爺非要看著包興上馬才肯罷休。包興實在沒辦法,只好說:“恕罪。”下了臺階,馬已經牽過來了。包興認鐙上馬,嘴裡說著:“磕頭了,磕頭了。”然後加鞭前行。一路上,包興心裡琢磨著:“我們這八色壽禮才花了二十兩銀子,王爺倒賞了五十兩,真是對待下屬寬厚仁慈啊。”
沒過多久,包興回到開封府,見到包公,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回稟了一遍。包公點了點頭,來到後面,問夫人:“你去見太后,啟奏的事情怎麼樣了?”夫人說:“妾身已經回稟清楚了。太后一開始挺為難的,說:‘我去該穿什麼服色?行什麼禮節?’妾身就說:‘娘娘暫且委屈一下,穿一品服色。到了那兒,狄娘娘肯定不會大剌剌地受禮。到時候隨機應變,就能應付過去。要是有機會,把實情透露出去,表面上是去慶壽,暗地裡卻是進宮的好機會。不知娘娘意下如何?’娘娘想了一會兒,才說:‘事到如今,也只能這樣了。那就明天去南清宮吧。’”包公聽說太后已經答應了,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就告訴夫人派兩個機靈的丫鬟跟著去,外面再派人護送。
到了第二天,還是把轎子抬到三堂之上。轎伕退出去後,掩上儀門。此時,誥命已經在伺候娘娘梳洗了。等到要換衣服的時候,娘娘不禁潸然淚下,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滾落。誥命又勸慰了幾句,反覆強調要以大局為重,娘娘這才止住眼淚,換上衣服。收拾妥當後,夫人吩咐丫鬟們都在三堂伺候。眾人散去後,誥命重新跪地叩拜。這一拜可不打緊,不光娘娘悲從中來,就連誥命夫人也忍不住淚流滿面,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止不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