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探形蹤王府遣刺客 趕道路酒樓問書僮(第2/3 頁)
著自己過人的聰明才智,把事情看得像手掌上的紋路一樣清楚,就像在舞臺上表演的演員,看似在逢場作戲,實則從這遊戲般的過程中,生出了真正的俠義。這才是貨真價實的俠義啊!就好比南俠、北俠、雙俠,甚至小俠艾虎,他們處處濟困扶危,大家一看就知道他們是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這種明擺著的俠義,倒還算容易理解。但沈仲元可和他們不一樣,他在暗中默默調停,不露一點聲色,隨機應變,智謀百出,到最後,所作所為卻又恰恰符合俠義之道,這可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啊!他這一番心思,真不愧“小諸葛”這個名號。
這次,他跟著方貂一起來,其實是有一件極其重大的事情。原來,藍驍被人抓住後,把輜重都分給了嘍囉。這些嘍囉裡,有那麼幾個無賴,惡性不改,急急忙忙跑到襄陽,向奸王稟報了此事。奸王聽了,心裡暗暗發愁:“大事還沒開始,就先折了一員大將,這可如何是好?”於是,他來到集賢堂,和眾人商量對策:“本王之前給藍驍寫了封信,讓他把金輝截住,勸他歸附。要是不答應,就直接殺了,省得他到了襄陽,又得費一番手腳。沒想到藍驍竟然被北俠給擒住了。如今這情況,各位有什麼好主意嗎?”這時,有個所謂的“明公”站出來說:“就算殺了金輝,也沒什麼用。現在聖上欽派顏查散到襄陽做巡按,而且長沙還新調來了邵邦傑。這些人都對咱們虎視眈眈的。要是想動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們都除掉,才是最穩妥的辦法。如今我有個‘一計害三賢’的絕妙計策。”奸王一聽,眼睛一亮,滿心歡喜地問道:“什麼叫‘一計害三賢’?快詳細說說。”這“明公”得意揚揚地說:“金輝必定會經過長沙。長沙關外十里堡,是迎接官員的地方。只要派個有本事的人到那兒,趁著夜深人靜,把金輝給刺死。要是成功了,邵邦傑這個太守也就當不穩了。金輝是在他的地盤上住宿時被刺死的,他這個本地太守怎麼可能沒罪呢?咱們把行刺的人藏在王府裡,再準備一份文書,等顏巡按來了就遞上去。他身為襄陽巡按,襄陽太守在他眼皮子底下被人刺死,他能不管嗎?可要是管了,又抓不到行刺的人,事情就這麼拖著,聖上肯定會怪罪下來,說他辦事不力。到時候,別說他是包公的門生,就算包公本人,也很難袒護他了。”奸王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連聲稱道:“妙極,妙極!”當下就派方貂去執行這個任務。
旁邊的沈仲元一聽,心裡暗自好笑,看這“明公”說得眉飛色舞,也不考慮這計策到底行不行得通。他擔心萬一這事兒真成了,豈不是害了一位忠良之士。於是,他上前說道:“啟稟千歲,此事關係重大,方貂一人恐怕難以成功,微臣願幫他一同前往,不知千歲意下如何?”奸王聽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方貂說:“時間緊迫,必須騎馬,才能不誤事。”奸王大手一揮:“你們去本王的御廄裡,自己挑選馬匹吧。”二人領命,來到御廄,挑了兩匹好馬,準備停當。又到府裡向奸王告辭,奸王囑咐了一大堆話。二人告別出來,剛要上馬,奸王又派了親隨出來,吩咐道:“不管成不成功,都要儘快回來。”二人答應著,騎上馬,各自要回住處收拾行李,所以才來到雙岔口,約定好了會合的地點,這才一東一西,各回各的住處去了。
這一切,艾虎聽得真真切切,看得清清楚楚。他急忙回到店裡,結清了房錢,馬不停蹄地朝著長沙關外十里堡奔去。一路上,他滴酒不沾,心裡只想著:“他們騎馬,我卻只能靠兩條腿,這怎麼追得上啊?”可又一轉念:“他倆一東一西走,肯定得帶著行李,人嘛,哪有不貪圖安逸的。貪圖安逸的人,肯定是晚上休息,白天趕路。我才不管他們呢,我就給他來個日夜兼程,難道還追不上他們?”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艾虎還真就提前趕到了。他在旅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打算去打探那兩人的下落。他出了旅店,在街市上閒逛,只見這是個熱鬧非凡的鎮店,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他四處溜達,看到路東有個接官廳,裝飾得懸花結綵,十分喜慶。一打聽,原來是本地太守邵老爺和襄陽太守金老爺交情深厚,因為金太守要去襄陽赴任,正好從這兒經過,所以邵老爺把一切都準備得這麼周到。艾虎又打聽金老爺什麼時候能到,得知要後天才會到公館。艾虎聽了,心裡一動,恍然大悟:“明白了,大概那兩個人要在公館裡搞什麼鬼,後日我可得早早地在那兒等著他們。”
艾虎正心裡琢磨著事兒呢,突然聽到耳邊有人喊:“二爺,您這是要去哪兒啊?”他一回頭,看著眼前這人有點眼熟,可一時半會兒又想不起來是誰,趕忙問道:“你是誰呀?”那人笑著說:“二爺,您怎麼連我都不認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