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燒磚(第1/2 頁)
這麼多人住一個山洞,那是臨時避險。
可是長時間住著,總是不方便的。
更何況,住山洞裡對身體也不好,容易引發風溼。
所以建房子的事也勢在必行。
而這建房子,就要用到磚。
條件好一些的人家,用的多是青磚。
他們李家村,除了里正,基本上都是用的黃泥磚。
黃泥磚是用草和黃泥和勻做成塊,再由太陽曬乾而成
這種黃泥磚不僅容易裂縫,就連裡面所用的草,也是他們的緊缺資源。
他們剛來山洞時割的枯草,早已燒完。
而山上的枯草,也被大火燒的一無所有。
這些日子,他們燒水所用的引火草,都是薅的那些頑強活下來的松樹上的葉子。
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草長出來也得等到春天。
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得精打細算,容不得半點浪費。
可何春花要燒的這種磚,用不上草,只用粘土就行。
那邊修溝渠的人,這些天,每天都會挑幾擔這種土回來。
所以,何春花倒是不用去操心找土的事兒,只管安安心心在家裡捏泥巴就行。
先用製陶罐的辦法將泥土活勻,做成大小差不多的長方體。
然後將這些泥塊壘成灶,下方留兩個灶孔,方便放柴火。
上面不用封口,方便空氣流通。
再用溼泥土將灶的四周,泥塊堆起來的縫隙填上。
最後將泥塊放進去,底下添上柴火燒製成磚
打從她燒陶器的第二天開始,家裡人都去了外邊忙那條溝渠。
就連小孩,也都去了那處,幫著撿些挖出來石子樹根。
只剩她一個人,孤零零坐在洞口,守著土堆。
何春花覺得,這場景,像極了她剛穿過來,熬夜燒炭的時候。
這兩天,很多次都懷疑,她是不是成了荒野求生的野人。
好在後來三郎因著實在幫不上什麼忙,被他們送了回來,不時在她旁邊咿咿呀呀說上幾句話。
讓她不至於發一整天的呆。
第一爐磚燒成功時,已經是好幾天之後了,因為要等窖冷卻就要花很長時間。
好在如今外面天氣冷,她壘的窖又不大,所以時間也用的短上許多。
那天傍晚,挖了一天溝的人扛著鋤頭回來。
就看到洞口旁邊擺了一溜磚,紛紛忙不迭的跑上去看。
前些日子,何春花就讓他們把泥挑回來,說要燒磚。
幾個人都是半信半疑。
燒磚那活兒,可不是每個人都會。
無論在什麼時候,手藝人都餓不死。
所以再簡單的技術秘方,都是不外傳的。
這是別人賴以生存的本事,是別人吃飯的碗。
誰願意讓別人從自己碗裡搶食吃?
所以,燒磚這門手藝,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學。
在他們李家村,黃泥磚做的好的人,都能受村裡人敬重。
就怕哪天,自家起房子需要求到別人門下。
而這比黃泥磚更好的土磚,如今卻被何春花輕輕鬆鬆做了出來,誰能忍住不激動?
幾個人拿上磚,彷彿抱著金疙瘩一樣,摸了又摸,看了又看。
何春花燒的磚雖然被煙燻的有點發黑,但也算得上結實。
李滿倉甚至還拿起磚頭往地上摔,發現只掉了點碎末,探究的看了她好幾眼。
於是,欣賞完土磚的李老頭,立馬就拍板了,
“大牛,你今兒晚上下山一趟,去我們屋裡找找我做木工的工具!”
大牛累了一天,眼下飯還沒吃進嘴裡。
自己爹又要安排他活兒,立刻愁的摳腦殼,“爹,這不是有盆了嗎?用不著您出手了吧?”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戶,最要緊的是兩件事。
一是田。
二是屋。
所以做磚這事兒十分重要。
見大牛反駁他,雖然瞪他一眼,但還是耐心的跟他解釋,
“我得拿木頭做個模子出來,這樣做出來的泥磚大小一樣,也加快速度了不是?”
說完,又氣不過自己兒子實在太蠢,這點事兒都轉不過彎來。
忍不住哼一聲,斥罵道:“就算不用做模子,以後蓋房子,你不要門窗?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