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守歲(第1/2 頁)
打過霜的白菜,吃起來滋味清甜,臘肉帶著特有的香味兒。
又加上豬油,所以就算是一大鍋白菜,對於吃了好多天清湯寡水的人來說,也都異常滿足。
一口白菜上裹滿了油花兒,醃芋頭梗又酸爽下飯。
除了三郎和二孃,基本上每人都吃了兩大碗米飯。
幾人放下碗筷,摸著肚子舒服的直嘆氣。
守歲,是春節的傳統習俗。
吃過了飯,幾人並沒有像往常一般散去,圍在火堆前商量接下來的打算。
俗話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
大年三十這天火堆是不能熄滅的。
這場大火燒了不少樹木,倒是給他們留了許多柴火。
雖說擔心山下有人看見。
但是,晚上燒柴火倒是沒關係,山上烏漆嘛黑一片,煙跑出來也看不見。
面前是暖烘烘的柴火,身邊坐著家裡人,前兩日撲火逃難的恐懼感也散去不少。
眾人都是難得的安心。
李老頭兩口子也再沒有提過自己的小兒子,彷彿不存在一樣。
只是吃飯時好幾聲嘆息,暴露他們心裡還是有所掛念的。
逗著幾個小孩說了會子閒話,何春花便說出了她的盤算。
眼下,他們最重要的是,一來確定山下的流民或者匪寇走了沒有。
至少讓他們能放心大膽的出山洞活動。
二來,在村裡再找些能用的工具,鍋碗瓢盆都好,來者不拒。
眼下他們就一個洗菜的盆,一個水桶,一口鍋。
這麼多人生活,別說洗澡,燒水做飯都成問題。
之前帶糧食,或者一些日常用品來這處,劉氏以為他們只是在這裡暫住。
過不了多久就能下山回去。
眼下聽何春花的意思,好像他們是要在這裡一直住下去。
所以,等她說完,劉氏便問道,“難道我們要一直在這裡住著?”
何春花點頭,“至少要等天下大定,上頭分出個勝負來。”
李滿倉跟何春花是同樣的看法,眼下外面兵荒馬亂,就算這波流匪過去,不敢保證不會有下一波人進村。
就他們這幾個人,別說山匪,就算碰上一波人多勢眾的難民,他們都能成為砧板上的肉。
而眼下山上被火燒過,山下也是斷壁殘垣。
那些流匪也就會進村裡尋一尋,看還有沒有什麼用得上好東西,並不會想到山上還藏的有人。
這叫反其道而行之。
也叫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李滿倉這些話說完,眾人沉默了一陣。
柳大夫先拍了板,“我就聽你們的,在山上住著,反正我覺得春花的主意一向不會錯。”
李老頭跟著點頭,“她的主意是不錯,要不是她,我們如今能安穩的吃頓熱乎菜?怕是那些逃難的……唉……”
聽著這話的幾人都知道,他這是又擔心自己小兒子一家了。
當初李老頭氣的臉紅脖子粗,什麼話難聽罵什麼。
如今氣兒順了些,到底還是割捨不下這骨肉親情。
大牛是個急脾氣的,見著自己爹又在那裡長吁短嘆,還心疼起那個沒良心弟弟來,就要忍不住刺上兩句,
“你有這個力氣在這兒感慨,還不如多想想明年在哪裡開荒地,去哪兒找水源!”
看著父子倆馬上又要嗆起來,何春花趕緊岔開話題,
“大牛說的是,這水源確實是個大問題。不解決好,怕是以後生存是個大問題。”
“不能去你們之前住的那處取水嗎?”
柳大夫問的就是何春花他們之前打水的那個小水池。
“那裡離我們這裡太遠不說,更多的是離山下也近,別人在村裡就能見著山上的人影,不安全。”
何春花說完,李滿倉接著補充,
“等我們明日下山再找些東西后,想辦法把上山的路給堵上,多設定幾個障礙也是好的,防止後面有人突然上來。”
李老頭頷首表示認同,又緩緩說道:“水源這事兒也好辦,第一,順著你們之前那處泉水往上尋,就算水少,煮飯燒水不成問題。
第二,等天暖和一些我們就挖個大坑,找些石頭鋪底下,日常儲雨水澆地。”
沒有更好的辦法,眼下也只能這樣安排,幾個人點頭應下。
大事兒聊定,幾人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