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吾心向佛佛在心中(第3/3 頁)
瀉,明月燈光鬥際懸。”,嵇綱寫其高聳的氣度;老嵇啊你還好嗎?
“塔高高處卻無天,塔上登臨羽化仙。織女機聲當檻外,月娥桂影蔭窗前。”,袁清寫其神異之靜謐;老袁的詩句不錯!
“古塔巍峨峙海陬,深藏舍利寶千秋。試登絕頂憑高望,一線黃河傍寺流。”,張鴻儒將其巍峨與玄秘融入一體;這個老張我不認識沒聽說過!
我這次的夢境裡面感覺到很是神清氣爽!心情也漸漸的好起來了!
突然又傳來了~
“嘭!嘭!嘭!”
“噠噠噠噠……”的大炮、機關槍、步槍、湯姆槍怒吼了!發出了開鍋粥似的聲響,朝著敵人猛烈開火。
在向前奔跑中,一批批敵人應著槍聲,紛紛倒下。倒在大路上,倒在古黃河兩岸的長堤上,倒在蘆葦灘上….
一次進攻被粉碎,再進攻,再衝鋒。再進攻,再衝鋒,又再被粉碎。又一批一批的官兵們在長堤上,在大路上,在蘆葦灘上紛紛倒下,找到了他們的墳墓……
…………
轟轟轟……啊妙通塔被轟塌了……
…………怎麼回事啊?
原來是妙通塔毀於戰火後,只留下很矮的塔基,並被深愛它的安東人民掩埋地下。
“西歸臥佛何時醒,百丈浮圖鬥氣連”,這是明代詩人王肩運吟詠“臥佛”的詩句。1998年5月2o日,安東縣有關部門發現了妙通塔原址。6月l5日,在清理塔基時發現殘存塔基lF有一面南拱門並流出清水,並據此判斷可能有地宮。6月l8日上午8時,在做好一切防範措施及準備工作後,兩位專程趕來的南京文物專家親臨現場,在接連開啟四道拱門後,發現確有地宮。地宮為方室,全部磚砌,高2.05米,南北、東西均長1.35米。四角設圓形倚柱,柱上置磚砌平盤頭,並沿45度線向內華拱出三跳,第三跳頭用條磚砌成方井,上嵌蓮花銅鏡,其直徑25厘米,鑄有“千秋萬歲”四個字,其中“萬”字竟為簡化體“萬”字。地宮頂部是圓井,嵌有銅鏡,下部為方形,意為“天圓地方”。宮內北部被磚砌成東西向長方形石墩,墩高1.2米,墩中間有區域性露出為單層須彌座,石制,並有分間兼柱,中間束腰刻有並列球紋三環。墩上放置石槨,槨高約28公分,長約60公分,寬約3o公分。石槨外部上刻有精緻的花紋圖案,據專家鑑定,分別為《高僧說法圖》、《涅盤圖》、《忍冬圖》等。
啊?啊啊啊?原來是發現了寶貝了……
尤令人驚喜的是,開啟石槨,發現帶架銀槨一個。開啟銀槨,寶物琳琅滿目:一個刻有“證因大師所收舍利一瓶之內”字樣的青白瓷小瓶,另有稜形彩色玻璃瓶、金鳳釵、瑪瑙各一個,水晶3塊,24種4o個版本的銅錢140o餘枚。打丌長約28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l3厘米的銀槨,竟又現金棺一個,長l7厘米、寬7厘米、高lo厘米,棺裡有佛牙、舍利,一個合金圓形骨灰盒,盒裡放有高僧骨灰。在地宮東側靠牆還發現了造塔記碑,高8o厘米、寬30厘米、厚6厘米,碑上刻有清晰可辯的碑文:喜心“敕賜承天院造塔記皇宋治平四年皇宋治平四年,歲次丁未甲辰辛亥日,安葬祖師證因大師婁道者磚塔內:佛牙舍利,具錄宋朝宣賜,金字牌院額事件等。一奉兩朝,聖恩宣詔正因大師入內供養。一奉太宗皇帝,淳化三年正月內宣賜:御製御書偈子一首,御製秘藏詮三十卷,御製逍遙詠一十一卷;次遇真宗皇帝景德四年十一月內宣賜:御製御書偈子二首。並在本院收管,永為紀錄。
由此來看,“臥佛”婁守堅是否為太子治過病尚是待解之謎,但妙通塔確是宋帝為紀念證因大師而建的,千古傳說得以印證。
原來臥佛叫婁守堅?是不是我的前世?我郭守堅難道就是前世的婁守堅臥佛轉世?
我緩緩的從夢境裡走出來了!明天一定去能仁寺妙通塔拜謁我的前世婁守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