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外交始開,內患外擾(第1/3 頁)
“瓦剌使臣再次求見?”朱標微皺眉頭,將禮部尚書剛剛稟報的話語又輕聲重複了一遍。他那雙深邃而睿智的眼眸微微眯起,似是在沉思著什麼。其實,對於這件事,他心中早已有了一番成熟的思量和腹稿,此時此刻,或許正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可以打破大明一直以來閉關鎖國的僵持局面。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大殿的窗欞灑落在金碧輝煌的龍椅和群臣們莊重肅穆的朝服上。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嚴肅,朱標身著明黃色蟒袍,端坐在龍椅左側,神色從容淡定。
待眾臣參拜完畢後,他清了清嗓子,開門見山地說道:“諸位愛卿,如今我大明國力昌盛,兵強馬壯,黎民百姓更是安居樂業,一片祥和景象。值此盛世之際,正應敞開國門,與四方異域互通有無,積極發展貿易往來,攜手共創繁榮昌盛之景。本宮今日在此鄭重提議,願與那瓦剌一族開展平等外交關係,相互派遣使臣,開放通商互市渠道。如此一來,不僅能增進彼此瞭解、促進文化交流,更可推動經濟發展、造福萬民。不知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朱標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下頓時陷入一陣短暫的沉默。就在這時,只見那位一向以保守著稱的張禮部侍郎迫不及待地跨步而出,對著朱標躬身施禮後,高聲喊道:“殿下萬萬不可啊!想我大明乃是堂堂天朝上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怎能輕易與那些未開化的蠻夷之邦平等相待呢?這般做法實有損我大國威嚴和國體體面,萬望殿下三思而後行啊!”
朱標早料到會有人反對,神色不變,緩緩說道:“張大人此言差矣。平等外交併非示弱,而是以實力為後盾,以和平為手段,維護我大明利益。閉關鎖國只會固步自封,唯有開放交流,才能不斷進步。”
“強詞奪理!簡直就是胡攪蠻纏!”張禮部侍郎怒目圓睜,滿臉通紅地怒斥道,“那些來自蠻夷之地的傢伙們,個個都是狼子野心,怎麼可能會真心實意地跟咱們大明王朝交好呢?殿下您可千萬不要被他們那一番花言巧語給矇騙了啊!”他一邊說著,一邊氣憤地揮舞著手中的笏板,彷彿要把自己心中的不滿全都發洩出來一般。
此時,整個朝堂之上的氣氛瞬間變得異常緊張起來。大臣們一個個都屏住呼吸,不敢發出絲毫聲響,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這兩位正在激烈交鋒的人物身上,靜靜地觀察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等到退朝之後,朱標特意將張禮部侍郎單獨留了下來。只見朱標面帶微笑,語氣溫和地對張禮部侍郎說道:“張大人啊,本王心裡很清楚您一直以來都是忠心耿耿、一心只為國家著想的。但是現在這種複雜多變的局勢之下,確實需要我們換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呀。”
然而,面對朱標的這番好言相勸,張禮部侍郎卻是絲毫不為所動。他依舊梗著脖子,一臉倔強地說道:“殿下,老臣對陛下和朝廷可是一片赤誠之心吶!還望殿下能夠三思而後行,切不可輕信他人之言啊!”說罷,他還重重地嘆了口氣,似乎對於朱標的想法感到十分失望和擔憂。
朱標望著眼前這位固執己見的老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奈之感。他深知張禮部侍郎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但有時候也正是因為這份過於執拗的性格,讓他難以接受一些新的觀念和看法。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朱標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要去尋找朱棣。他邁著堅定而沉穩的步伐,緩緩地向著燕王府走去。一路上,他的心情頗為複雜,既有對即將到來談話的期待,也有一絲隱隱的擔憂。
終於,朱標抵達了燕王府門前。門口的侍衛見是太子親臨,不敢怠慢,趕忙進去通報。不一會兒,朱棣親自迎出門來,將朱標請進府內。
待兩人坐定,朱標便將自己精心策劃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向朱棣和盤托出。朱棣靜靜地聆聽著,不時微微點頭,表示認同。當朱標說完整個計劃後,朱棣毫不猶豫地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大哥,此事小弟必定全力以赴予以支援!邊境之地乃是我大明重中之重,其安全問題小弟定會妥善安排部署,絕對不會讓那些心懷叵測的宵小之徒有機可乘、趁虛而入!”
聽到朱棣這番斬釘截鐵的話語,朱標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有朱棣這個得力的弟弟相助,此次計劃定然能夠順利推進。兄弟二人相視而笑,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在此刻展露無遺,無需再多言,一切都已心領神會。
朱標起身告辭,離開了燕王府。走到門外,他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望向遙遠的北方,口中喃喃自語道:“王將軍那邊……不知是否已經做好萬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