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明需要敢死之士(第1/2 頁)
朱由校正與何汝賓等人商討皇家軍事學院的細節。
忽然,錦衣衛指揮副使顧金印帶著一個百戶,給朱由校帶來了揚明堡失陷的訊息。
朱由校沒有迴避眾人,迅速掃視起戰報。
楊青蟹,北居,單成,還有一個個敢戰拼死之士,他們為了大明,戰死於揚明堡。
朱由校手握花名冊,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躍入腦海之中。
這五百人都是忠勇之士啊!
“傳令,北居千戶追封奉國中尉,其餘人等皆進一階,擇選其後人領受官職。”
“婦孺兒童,安排到皇家農場細心照顧。”
朱由校看著旁人的眼神,道:“諸將努力,朕必不負各位。”
“著令,所有戰死人員,其後人選適齡一人進皇家軍事學院。”
“他們是忠烈之後,也是我大明未來的希望!”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將心裡升起效死之心,媽的,這可真是死一人而全族興了。
有如此待遇,哪怕是死也值了。
朱由校指著著轅門百戶,緩緩道:“五百忠勇之士,是如何死戰的?”
轅門從未見過皇帝,有點結巴,可說著說著,他又回到那個殺聲震天的揚明堡,說到大青哥和單成帶頭跳下城牆炸衝車的時候,已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好一個楊青蟹和單成!”
朱由校心中也是感慨萬千:多少年了,明軍全是怯場逃跑之輩。
今天終於出了一些敢戰敢死之人,這怎麼能不令朱由校感慨不已。
這是一個好機會!
朱由校朝旁邊的魏忠賢道:“此等忠勇敢死之輩,應該記載於史書,讓後人知道我大明的勇烈。”
“萬萬不可!”
顧秉謙一早聽聞朱由校得勝回京,正好過來興師問罪。
恰好碰到錦衣衛報告揚明堡失守。
他在一旁聽著,忽然聽到陛下的這段話,急忙出言阻止。
朱由校眼睛一瞪,道:“為何不可啊!”
顧秉謙有點尷尬道:“陛下與諸軍奮勇殺敵,有人頭為證,皆可論功行賞。”
“但是揚明堡一事,只有轅門百戶等人看見,並無實據。”
“如果僅憑几個人的口供就可封官入史,那也太輕率了吧!”
朱由校不喜道:“並無實據?五百條人命,還不是實據嗎?”
顧秉謙道:“任何戰功,都需要有人頭佐證,再說堅守城池本是士兵應有之義。怎麼能如此拔高?”
朱由校隱隱感到顧秉謙言語中的意味了。
顧秉謙這老混蛋是想抓住封功行賞之權。
什麼叫沒有人頭佐證?
什麼叫本是應有之義?
如果按顧秉謙的說話,那一切都要由文官集團說了算。
td,怪不得皮島總是得不到功勞,媽的,皮島沒有文官啊!
這個武將由文官論功的陋習一定要打破它。
文官,治理好地方就行了,軍事上還是滾遠一點吧!
朱由校忽然想起,遼東各地的最高長官均是文官。
這也是一種越界的權力。
“顧先生不必多言。揚明堡五百勇士玉石俱焚,要不是有錦衣衛看著,那這五百人就白白死了?你們這些文臣,有種也殺一個來看看啊!”
朱由校厭惡地瞪了一眼顧秉謙。
這些文臣只知道高談闊論,在地圖上指手劃腳。
事成則功勞全歸文臣,事敗則怪武將臨陣不敵。
這群王八蛋,好處全佔了,黑鍋都甩了出去。
可偏偏他們伶牙俐齒,說話佔領道德高地,口口聲聲為大明為百姓,你還不能因此而處罰他們,實在是又煩又束手無策。
顧秉謙被陛下當眾譏諷,面子上有點掛不住。
“祖宗之法不可違啊!需要人頭佐證,是因為怕有人信口雌黃。”
“很多戰場轉瞬即消,沒有辦法應證的。所以前人制定了以人頭佐證為戰功。”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顧秉謙道:“此例一開,以後人人說殺敵千百,那應該如何鑑別啊!”
朱由校有點生氣,這顧秉謙甚至拐彎抹角的說三大營謊報戰功呢!
眾將也不傻,臉上滿是氣憤之色。
朱由校對著顧秉謙道:“依你看,這五百勇士應該如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