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水力鍛機(第1/2 頁)
皓摸魚鍊鐵廠的位置在通州北運河邊
這裡依山傍水,河邊還有一大片空地,非常適合建造鍊鐵廠。
當然這些朱由校自然是不懂的,他只負責給錢給人,其他的都應徐光啟一力打造。
朱由校看著一排排大鐵爐噴著濃煙火光,無數的漢子在緊張地忙碌著。
朱由校點點頭,這個徐光啟還真是個人才,把鍊鐵廠放在這裡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地皮不用花錢了,這片空地本來就是皇家園林的一部分,鐵廠建在這裡會少了很多的干擾。
“吾皇萬歲萬萬歲!”
一大批工人看見朱由校那赭黃色的衣袍哪會不明白。
這些工人喊得情真意切
也是,他們本是附近的流民,要不是皇帝給他們安排了條生路,此時他們應該已經是路邊凍死骨了。
朱由校看著跪倒一片的民眾,心裡有點酸酸的感覺。
“平身!”
眾人還是跪地不起,還是徐光啟差人將他們扶起身來。
一個滿臉黑炭的漢子看著皇帝走近,不由手顫腳顫。
“你姓甚名誰啊?”
“小的陳芳華,河北保定人氏,逃荒到京城,幸得陛下安置,小的感激不盡啊!”
朱由校好奇地盯著陳芳華,這個傢伙莫不是徐光啟特意安排的吧,他說話有條有理,還會用成詞,你說他是盲流實是難以置信。
不過朱由校也不點破,很多事情都是花花轎子眾人抬,何必搞得那麼尷尬呢!
不過這些人倒真是希望皇帝能萬萬歲,他們在這裡工作有吃有喝還有免費住房,每月還有一兩銀錢。
現在天下大亂,這個工作也是別人打破頭也搶不到的好差事啊!
朱由校抬眼望去,猛地發現河邊有一架架水車在不停地旋轉著。
朱由校作為一個頂級木匠,自然一眼就知道這是水車,只是鍊鐵廠幹嘛要搞這麼多的水車啊!
朱由校走近一架水車,卻見那水車圓點伸出一段帶突出物的鐵梁,那鐵梁被水車帶著旋轉,帶動鐵樑上的突出物頂起一根槓竿,那槓竿一砸一蹺,將砧板上通紅的鋼鐵反覆打製。
“這―――”
朱由校好奇地看著徐光啟,徐光啟急忙道:“這是水車錘機,極大的提升了錘打鋼鐵的效率。之前用人力錘打,效果很差,後來臣想到了舂米的水碓,稍加改進變成了這種水車錘打機。哈哈,如此一來,只要水流不斷,便可一直錘打鋼鐵,節省了不少人力資源。”
“原來如此!”
朱由校在腦袋裡迅速構建了水車錘打機的結構,這玩意與古早的水力舂米機很像,只是做了耐熱加固處理。
怪不得,這個鐵器行的價格能如此便宜,最費人力的錘打過程被水車給替代了,這一下子就省下了很多的成本啊!
“做的好!”
朱由校開心地拍了拍徐光啟的胳膊以示鼓勵。
喜歡良魚的青蘿:“這個博主又在搞怪了,水車錘打機這玩意,在古代中國從未出現過。博主這是要幹嘛?想顛覆我們的認知嗎?”
龍眾一心:“樓上的真是少見多怪,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水車舂米機了,那舂米機稍加改造便是水力落錘了呀!清朝刪除了那麼多書籍,但並不代表當時沒有水力落錘呀!”
大明芳華:“就是,就是,我老家就有水車,水錘,那玩意製造簡單,又沒有什麼門檻的。青蘿你這傢伙別大驚小怪的啦。”
朱由校看著評論心中一驚,後世沒有水力落錘的記載?
這怎麼可能啊,他這個做木匠都知道這個東西,後人怎麼會認為我大明沒有水力落錘,真是奇怪!
混蛋清朝對明代的大量書籍進行了銷燬。
要知道,光光是萬曆三十年,一年刊印的圖文就有七萬之多。滿清後來整出來個什麼四庫全書,其餘書籍多佚失,搞得現在的人都不知道祖宗的學問。
一眼望不到邊的水力落錘架在北運河上,這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首段,物流便捷,也能省得很多的成本。
只要警戒得當,這裡確實是很個好鍊鐵位置。
直播間眾人的眼線隨著朱由校而轉動。
無數水車落錘機日夜不休地敲打通紅的鐵塊,古人早就知道透過鍛打可以極大的提升鋼鐵的質量,雖然他們不明原理,但也不妨礙他們使用這種技術。
“譁!真的假的,這麼多水車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