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雲南白藥的傳承與發展(第1/1 頁)
戰爭結束後的嶺南,迎來了短暫的安寧,可往日的戰火硝煙仍在百姓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胡秋水在濟世藥堂裡,每日忙碌地為百姓和從前線歸來的傷員醫治。
這天,藥堂走進一位身著粗布麻衣的 “百姓”,神色間帶著幾分痛苦與急切。“大夫,求求您救救我!” 這人幾步上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我家中老父突然重病,昏迷不醒,聽聞胡先生醫術高明,特來求您去看看。”
胡秋水連忙將他扶起,和聲說道:“莫急莫急,先起來慢慢說。你家住何處?令尊發病前可有什麼異常?”
這人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道:“我家就在城外不遠,老父晨起還好好的,突然就倒地不起,口吐白沫,我實在是沒了主意,才來麻煩先生。”
胡秋水心中雖覺有些蹊蹺,但醫者仁心,還是決定隨他去看看。剛要出門,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只見戚繼光大步走進藥堂。
“胡先生,正要找您呢!” 戚繼光笑著說道,眼中滿是敬意。
胡秋水停下腳步,拱手相迎:“戚將軍,可是有什麼要事?”
戚繼光神色一正,說道:“我已將雲南白藥的神效上報朝廷,朝廷有意將其推廣至全國軍隊。先生,您覺得如何?”
胡秋水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這自然是好事,能救下更多將士的性命。只是雲南白藥製作不易,要大規模推廣,恐怕困難重重。”
戚繼光點頭表示理解:“先生所言極是,我此次前來,就是想和您商討解決之法。朝廷已撥專款,用於藥材種植和研製,還望先生多多費心。”
胡秋水拱手道:“為國為民,義不容辭。只是藥材種植需要經驗,我正打算去拜訪當地的藥農,學習種植之法。”
兩人正說著,那 “百姓” 卻在一旁焦急地催促:“先生,我老父還等著您救命呢,能不能先去我家一趟?”
戚繼光看了那 “百姓” 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警惕,說道:“胡先生,如今雖戰事已平,但仍有倭寇餘孽在附近出沒,您孤身前往,怕是有危險。”
胡秋水心中一凜,再看向那 “百姓”,發現他神色有些慌張。
“你說你家在城外,具體是哪個村子?” 戚繼光突然問道。
“我…… 我家在桃花村。” 那 “百姓” 結結巴巴地回答。
“桃花村?” 戚繼光冷笑一聲,“我剛從那邊回來,桃花村半月前就因洪水受災,村民都已撤離,你這冒牌貨,究竟有何目的?”
那 “百姓” 見身份敗露,突然抽出匕首,朝著胡秋水刺去。戚繼光眼疾手快,一腳將他踢倒在地。
“說,是不是倭寇派你來的?” 戚繼光怒聲問道。
那 “百姓” 咬牙不語,戚繼光給手下使了個眼色,將他押了下去。
“胡先生,看來倭寇對雲南白藥的秘方仍不死心,您往後行事可得小心。” 戚繼光說道。
胡秋水心有餘悸地點點頭:“多虧戚將軍提醒,不然我險些著了道。”
兩人又商討了一番如何防範倭寇再次竊取秘方,以及雲南白藥推廣的具體事宜。
之後的日子裡,胡秋水在戚繼光的保護下,四處走訪藥農,請教種植技巧。這天,他從藥田回來,剛進藥堂,就見戚繼光在等他。
“胡先生,辛苦了。” 戚繼光說道,“藥材種植可有進展?”
胡秋水面露喜色:“已有眉目,藥農們傳授了不少經驗,只要悉心照料,藥材產量應該能有所提高。”
戚繼光又問:“製作工藝上,可有改進的辦法?”
胡秋水說:“我正思考此事,如今製作耗時久,若能簡化流程,或許能提高產量。”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隨著雲南白藥的名聲越來越大,各地醫館和藥商紛紛求購。胡秋水深知,雲南白藥的傳承和發展需要更多人的參與。
於是,他找到戚繼光,說道:“戚將軍,我打算開辦一個醫學培訓班,將雲南白藥的製作方法和醫術傳授給更多人,您意下如何?”
戚繼光拍手稱讚:“先生此舉,善莫大焉!如此一來,雲南白藥定能造福更多百姓和將士。只是,也要加強培訓班的安保,防止倭寇再次搗亂。”
胡秋水點頭道:“戚將軍所言極是,此事還需仰仗將軍多多幫忙。”
戚繼光笑道:“先生放心,我定會安排妥當。”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