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醃製魚蝦(第1/2 頁)
在胡秋水的不懈努力下,中毒的村民逐漸好轉,可饑荒的陰影依舊籠罩著整個村落。看著村民們因飢餓而日漸消瘦的面容,胡秋水深知,解決食物問題刻不容緩。嶺南多水,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水產資源豐富,胡秋水決定教村民醃製魚類,以此來補充食物儲備。
這日清晨,陽光剛剛灑在村落,胡秋水便召集村民來到河邊。他挽起褲腳,踏入水中,熟練地撒下漁網,不一會兒,便捕獲了幾條肥美的大魚。村民們圍攏過來,眼中滿是期待與好奇。
“鄉親們,咱們嶺南別的不多,這魚可不少。今天我就教大家醃製魚乾,儲存起來能吃好久。”胡秋水舉起手中的魚,大聲說道。
一位老者皺著眉頭,擔憂地問:“胡先生,這魚醃製起來能好吃嗎?會不會壞啊?”
胡秋水笑著解釋:“大爺,您放心。這醃製魚乾可是一門學問,只要方法對,不僅能儲存長時間,還別有一番風味。”
胡秋水先將魚放在一塊平整的石板上,拿起一把鋒利的刀,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大家看,先把魚鰓去掉,這東西又腥又不能吃。然後沿著魚腹劃開,把內臟清理乾淨,一定要清理徹底,不然容易壞。”村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有些年輕人還躍躍欲試。
清理完內臟,胡秋水將魚洗淨,接著說:“現在要給魚抹鹽,這鹽可是關鍵。鹽既能調味,又能殺菌防腐。”他抓起一把粗鹽,均勻地塗抹在魚的內外,魚身很快被一層薄薄的鹽覆蓋。
“胡先生,這鹽要抹多少才合適啊?”一個年輕後生問道。
“這得看魚的大小,一般來說,一斤魚大概用半兩鹽。”胡秋水耐心解答,“抹完鹽後,把魚放在盆裡,醃製兩個時辰,讓鹽分充分滲透。”
兩個時辰後,魚身已經滲出不少水分,變得有些緊實。胡秋水將魚撈出,用清水沖洗掉表面多餘的鹽分。“這一步也很重要,洗掉多餘的鹽,魚乾才不會太鹹。”
隨後,胡秋水拿出幾根麻繩,將魚一條條穿起來,掛在陽光下晾曬。“大家記住,要掛在通風好、陽光充足的地方。這幾天陽光好,大概曬個三四天,魚乾就差不多了。”
村民們紛紛效仿,不一會兒,河邊的樹枝上掛滿了晾曬的魚,場面頗為壯觀。
除了醃製魚乾,胡秋水還教村民製作魚醬。他讓村民們把小魚小蝦洗淨,放入大缸中,加入適量的鹽和酒,再放入一些蔥薑蒜等調料。
“這魚醬啊,發酵一段時間後,味道鮮美,用來拌飯、拌麵都很不錯,能讓大家多吃點東西。”胡秋水一邊攪拌著大缸裡的食材,一邊說。
在等待魚乾晾曬和魚醬發酵的日子裡,胡秋水又開始琢磨其他食物的醃製方法。他發現嶺南有一種野果,味道酸甜,富含維生素,便教村民將其醃製成果脯。
“鄉親們,這野果直接吃容易壞,咱們把它做成脯,就能儲存很久。”胡秋水帶著村民們採摘了大量的野果,洗淨後用開水焯燙,再加入白糖和蜂蜜醃製。
“胡先生,這白糖和蜂蜜可珍貴著呢,這麼用會不會太浪費了?”一位大嫂心疼地說。
胡秋水笑著解釋:“大嫂,這白糖和蜂蜜不僅能讓果脯更美味,還能幫助儲存。而且,現在是特殊時期,補充營養很重要。”
經過幾天的醃製,酸甜可口的果脯便製成了。村民們品嚐著果脯,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胡先生,這果脯真好吃,酸酸甜甜的,跟以前吃的都不一樣。”一個孩子開心地說。
看著村民們臉上的笑容,胡秋水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但他知道,這些食物只能暫時緩解饑荒,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得想辦法恢復農業生產。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胡秋水一邊繼續關注著村民的飲食和健康,一邊和村民們一起商討恢復農業的辦法。他鼓勵村民們利用河邊的肥沃土地,種植一些生長週期短的蔬菜,如小白菜、生菜等。
“鄉親們,雖然蝗蟲把莊稼毀了,但我們不能放棄。這些蔬菜生長快,再過一個月左右,我們就能吃上新鮮的蔬菜了。”胡秋水給村民們打氣。
村民們紛紛響應,開始在土地上翻土、播種。胡秋水也親自參與其中,指導村民們如何合理施肥、澆水。
在胡秋水的帶領下,村民們齊心協力,靠著醃製的魚乾、魚醬和果脯,艱難熬過了饑荒中最黑暗的時刻。田野裡,新種下的蔬菜也已冒出嫩綠的新芽,給整個村落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希望。
然而,就在這自救行動即將畫上句號,村民們逐漸從災厄的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