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舉薦太醫院(第1/3 頁)
送別胡斐後,京城的喧囂依舊,而濟世藥堂卻因如意的留下,多了幾分溫馨。在碼頭分堂,如意跟著二聃忙前忙後,她雖不通醫術,卻總能在瑣碎事務裡,給眾人帶來慰藉。
與此同時,胡秋水懷揣著重振醫道、普惠百姓的宏願,精心準備了一份厚禮,前去拜訪順天府尹王啟年。上次碼頭幫派紛爭,胡秋水的果敢與仁心,讓王大人對他讚譽有加,二人也算有了深厚情誼。
胡秋水來到王府,門人見是他,恭敬行禮後便引他入內。王啟年正在書房審閱公文,聽聞胡秋水到訪,趕忙起身相迎。
“胡大夫,今日前來,可是藥堂有何事?”王啟年笑著問道。
胡秋水將禮物放下,恭敬說道:“王大人,此次前來,是有一事相求。”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我想去太醫院,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王啟年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太醫院?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胡秋水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從民間百姓求醫之難,到他渴望借太醫院之力變革醫道,言語間滿是熱忱與堅定。
聽完胡秋水的講述,王啟年沉思良久:“胡大夫,你的志向令人欽佩。只是按規矩,你既非醫戶出身,年齡又超了,想進太醫院,著實困難。”
胡秋水急切道:“王大人,我雖不符合常規條件,但我行醫多年,積累了諸多經驗,也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我願接受任何考核,只求能有機會進入太醫院,為改善醫道出一份力。”
王啟年看著胡秋水誠懇的模樣,心中一動:“既然如此,我可以舉薦你。但舉薦之後,太醫院的考核極為嚴格,你可有信心?”
胡秋水眼中閃過一絲欣喜,連忙拜謝:“多謝王大人!我定全力以赴。”
胡秋水自王府歸來,懷揣著王啟年大人的舉薦信,心中既激動又忐忑。他深知,這舉薦只是叩響太醫院大門的第一步,接下來那嚴苛的考核,才是真正決定命運的關卡。
回到濟世藥堂,胡秋水將自己關在書房,開啟了夜以繼日的備考。書房中,醫書堆積如山,從《黃帝內經》到《傷寒雜病論》,從《千金方》到《溫病條例》,每一本都被他反覆翻閱,書頁都泛起了毛邊。他時而奮筆疾書,記錄下重要的知識點和自己的見解;時而閉目沉思,回憶過往診治的疑難病例,思考應對之策。
終於,考核的日子來臨。京城的天空微微泛起魚肚白,胡秋水便早早起身,整理好衣冠,懷揣著那份舉薦信,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太醫院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
太醫院坐落於京城繁華之地,莊重而威嚴。硃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口站著兩名身著官服的侍衛,神色冷峻。胡秋水深吸一口氣,上前遞上舉薦信。侍衛接過信,仔細檢視後,點了點頭,開啟大門,示意他進去。
踏入太醫院的那一刻,胡秋水只覺一股濃郁的藥香撲面而來。庭院中,各類草藥種植整齊,綠意盎然。正前方,一座宏偉的建築矗立著,那便是此次考核的考場。
胡秋水走進考場,只見寬敞的房間內擺放著數十張桌椅,已有不少考生在座位上坐定,神色各異。有的滿臉自信,正與身旁的人侃侃而談;有的緊張不安,不停地翻閱著手中的書籍;還有的閉目養神,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
胡秋水尋了個空位坐下,將帶來的筆墨紙硯擺放整齊。他微微閉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回顧著那些重要的醫理和病例,讓自己的思緒逐漸沉靜下來。
不一會兒,一陣腳步聲傳來。眾人抬頭望去,只見一位身著華麗官服的老者在幾名太醫的簇擁下走進考場。老者目光如炬,掃視一圈後,開口說道:“諸位,今日便是太醫院的舉薦考核。此次考核關乎太醫院的未來,也關乎你們的前程,望諸位認真對待。”
說罷,他一揮手,身旁的太醫們開始分發試卷。胡秋水接過試卷,目光迅速掃過題目,心中不禁暗暗鬆了一口氣。這些題目雖有難度,但皆在他的複習範圍之內。
第一題是關於《傷寒雜病論》中六經辨證的理解與應用。胡秋水略作思考,便提筆寫道:“傷寒六經辨證,乃仲景先師之精華所在。太陽病,主表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他不僅詳細闡述了六經各自的症狀特點、病因病機,還結合臨床實際,列舉了數種常見病症的辨證論治方法,字跡工整,條理清晰。
接著是關於藥材炮製的題目,要求寫出幾種常見藥材的炮製方法及其作用。胡秋水對此早已爛熟於心,他寫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