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 第132章 預防風溼病

第132章 預防風溼病(第1/1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在解決了寄生蟲病的科普後,胡秋水發現前來醫館就診的風溼病患者不在少數。嶺南氣候潮溼,雨水充沛,這種環境極易讓風溼之邪乘虛而入,侵害百姓的身體健康。於是,胡秋水決定再次舉辦一場科普活動,幫助大家瞭解風溼病。

活動當日,集市上人頭攢動,胡秋水站在臨時搭建的臺子上,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鄉親們,今天咱來聊聊這風溼病。在中醫裡,風溼病又被稱作‘痺症’,根據感受邪氣的不同和症狀表現,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首先是行痺。”胡秋水一邊比劃,一邊解釋,“這類痺症主要是風邪侵襲人體導致的。風性善行而數變,所以行痺的特點就是疼痛部位遊走不定,今天這兒疼,明天可能就跑到那兒疼了,就像風一樣捉摸不定。大家可以想象,風在身體裡到處亂竄,氣血執行受阻,就會產生疼痛。”

“接著是痛痺。”他加重了語氣,“痛痺多由寒邪為主侵犯人體。寒主收引、凝滯,寒邪就像冬天的冰霜,讓血脈收縮,不通則痛。所以痛痺的疼痛特別劇烈,得熱則減,遇寒加重。大家想想,大冬天手腳被凍得生疼,是不是這個道理?”

“還有著痺。”胡秋水接著說,“這是溼邪偏盛引起的。溼邪重濁黏滯,就像南方的梅雨天氣,又溼又悶。患著痺的人,關節會有沉重、腫脹的感覺,疼痛部位固定,肢體困重,怎麼都使不上勁。”

“最後是熱痺。”他頓了頓,“熱痺是感受熱邪,或者風寒溼邪日久化熱導致的。關節會紅腫熱痛,摸上去發燙,還伴有發熱、口渴等症狀,就像身體裡有一團火在燒。”

臺下的百姓們聽得聚精會神,有人不禁點頭,似乎在對照自己的症狀。一位老者問道:“胡先生,那這風溼病該咋預防呢?”

胡秋水微笑著回答:“預防風溼病,關鍵在於避免風、寒、溼、熱等邪氣入侵。首先,居住環境要保持乾燥、溫暖,避免潮溼陰冷。像咱們嶺南雨水多,屋裡要經常通風換氣,床鋪、衣物也要勤曬。其次,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尤其是關節部位,切不可貪涼。運動也很重要,適量運動能增強體質,促進氣血執行,讓身體的抵抗力變強。但要注意,運動後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澡,也不要對著風口吹。”

“那要是得了風溼病,該怎麼治呢?”又有人問道。

胡秋水耐心地說:“中醫治療風溼病講究辨證論治。對於行痺,治療時以祛風通絡為主,佐以散寒除溼,常用防風湯加減。防風就像開路先鋒,能驅散風邪,讓氣血執行恢復正常。痛痺則以散寒止痛為主,溫經通絡,烏頭湯是常用方劑,烏頭能祛寒止痛,讓被寒邪凝滯的血脈重新通暢。著痺以除溼通絡、祛風散寒為法,薏苡仁湯是不錯的選擇,薏苡仁能利水滲溼,把體內的溼邪像排水一樣排出去。熱痺需要清熱通絡、祛風除溼,白虎加桂枝湯加味可清熱瀉火,讓體內的熱邪消散。除了服藥,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等療法。針灸能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推拿則能放鬆肌肉,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百姓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一位中年婦女感激地說:“胡先生,您講得太明白了,我們以後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胡秋水欣慰地看著大家,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又能為百姓的健康帶來一份保障 。

目錄
超級藥材大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