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藥櫃生意愈發紅火(第1/2 頁)
這場暴雨帶來的風波方平,村子裡便迎來一位雲遊道士。那道人著一襲雖破舊卻潔淨齊整的道袍,手持拂塵,踏入藥房之際,目光即刻被藥櫃勾了去。他繞著藥櫃徐徐踱步,口中唸唸有詞,眼神裡透著幾分探尋與讚賞之意。眾人皆覺好奇,胡秋水率先作揖問詢:“道長,您瞧這藥櫃,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道士微微頷首,淺笑道:“非也非也,此櫃周身靈氣匯聚,想必是承載諸多草藥精華所致。不過,貧道倒是知曉些許法子,可令這藥櫃與藥材契合更甚,助其藥效綿延。”眾人一聽,來了興致,忙拱手求道士賜教。道士趨近藥櫃,伸指輕點一格,說道:“這存放人參之位,可於下方鋪些松子殼。人參生於山林,與松子同沐一方水土氣息,松子殼能續其山靈地氣,保其元氣不失。” 二蛋撓撓頭,面露疑色:“道長,真有這般奇妙?” 道士也不著惱,淡笑道:“萬物相生相剋,亦有相佐相伴之理,一試便知。”胡秋水覺得所言在理,趕忙去尋來松子殼,細細鋪排妥當。道士又望向放著枸杞的格子:“枸杞性喜陽,可給它營造一小方暖煦之地,滋養果實效力。” 小櫻桃雙眸亮晶晶的,即刻轉身去佈置,不多時便佈置停當。
經道士這般指點,藥櫃仿若被注入別樣生機。胡秋水滿心感激,意欲留道士在村裡多盤桓幾日,也好討教藥理。道士擺擺手:“貧道閒雲野鶴,不便久留。但見諸位對藥材如此用心,臨別便再贈一言,每月初一、十五,可於藥櫃前燃上些許艾草香,驅邪扶正,淨化藥氣。” 言罷,飄然而去。
眾人雖對道士所言半信半疑,卻還是依言而行。待到初一,小川子早早抱來艾草,搓成香條,以火摺子引燃,嫋嫋青煙旋即在藥櫃前升騰而起。說來也怪,那一日,眾人只覺藥房裡藥香愈發醇厚,沁人心脾,精神亦格外清爽。此後,每月初一、十五燃艾草香,成了藥房雷打不動的慣例。
隨著與縣城藥鋪合作漸入佳境,訂單愈發增多,對藥材的需求也越發龐大。村裡的藥田愈發忙碌起來,可棘手難題接踵而至 —— 有些草藥生長週期漫長,一時間難以滿足供應。胡秋水立在藥櫃前,望著日漸稀少的存貨,愁眉緊鎖。
恰在此時,村裡一位常年走南闖北的貨郎歸鄉探親,聽聞此事,帶來訊息:“離咱村百里開外,有座山谷,聽聞草藥資源極為豐饒,只是山路險峻,鮮有人涉足。若能去那兒採些回來,應能解燃眉之急。” 胡秋水心動不已,當下決意組隊前往。
出發那日,眾人揹著行囊,自藥櫃裡挑出幾包應急藥材,踏上征途。山路果然崎嶇難行,荊棘劃破衣衫,石塊磕絆腳步。行至半途,二蛋不慎崴了腳,疼得齜牙咧嘴。胡秋水趕忙從藥包中取出幾株活血止痛的草藥,置於口中嚼碎,而後敷在二蛋腳踝處,又拿布條細細包紮固定。
好不容易抵達山谷,眼前景象令眾人驚歎。谷中繁花似錦,各類草藥肆意生長,黨參粗壯、黃芩繁茂。小櫻桃雀躍歡呼:“這下好了,有這般多草藥,咱藥房不愁沒貨啦!” 眾人隨即分工,小心翼翼地採摘起來。採摘之時,胡斐瞅見一株從未見過的草藥,葉片奇異,莖上還掛著紫紅小果。他不敢擅動,喚來胡秋水:“秋水,你瞧這是啥?我翻遍記憶,也認不出。” 胡秋水蹲下身子,細細察視,亦覺陌生,便掏出紙筆,將草藥模樣仔細繪下:“先採回去,村裡老學究、縣城老郎中,說不定有人識得。”
滿載而歸後,胡秋水第一時間帶著那株神秘草藥四處請教。還真被縣城老郎中認出,原來是一味極為珍稀的草藥,有獨特療愈功效。老郎中感慨:“你們運氣不錯,這草藥市面上罕見,若悉心炮製,價值不菲。” 胡秋水喜出望外,將草藥妥善存放在藥櫃最隱秘的特製小木盒裡,視作藥房新的希望。
有了新草藥補充,藥房生意愈發紅火。但名聲漸起,也引來了麻煩。鄰村有個無賴,聽聞村裡靠藥材賺了錢,便心生嫉妒,趁著夜色潛入藥房,欲偷些藥材去賣。他剛摸到藥櫃,觸動了二蛋先前設下的簡易機關,鈴鐺大作。
全村人瞬間驚醒,手持棍棒火把趕來。無賴嚇得癱倒在地,被眾人逮個正著。村長厲聲斥責:“咱村的藥材,是用來救命濟世的,容不得你這等小人覬覦!” 經此一事,村裡加強了藥房安保,還在藥櫃周邊暗藏了幾處更精巧的機關,以防再有歹人。
秋去冬來,一場大雪紛紛揚揚飄落,將村子裹成銀白世界。天冷了,藥櫃裡的藥材養護又有新講究。胡秋水召集眾人:“天寒地凍,有些草藥不耐凍,得給它們加層‘暖衣’。” 於是,大夥用乾燥的稻草、舊棉布,把藥櫃裹了起來,又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