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藥堂新夢起,明朝春節歡(第2/3 頁)
秋水也沒閒著,帶著小夥伴們把即將完工的藥堂仔仔細細打掃了一遍,直打掃得窗明几淨,藥櫃也泛著光亮,彷彿已經能瞧見日後這兒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盛景。
除夕這天,村子裡熱鬧非凡。一大早,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大紅春聯,福字倒貼在門上,取那 “福到了” 的吉祥寓意。村裡的孩子們穿上新衣,歡天喜地地拿著鞭炮,在巷子裡嬉笑奔跑,時不時點上一個小鞭炮,“噼裡啪啦” 的聲響為這喜慶的節日更添幾分歡快。
晌午時分,各家廚房煙火升騰,香味四溢,紛紛開始準備年夜飯。胡秋水家的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紅燒魚擺在正中央,寓意著 “年年有餘”;四喜丸子圓潤飽滿,象徵著團圓美滿;還有各類綠油油的青菜,祈願來年一家人的日子清清爽爽、無病無災。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先是晚輩給長輩敬酒,恭祝長輩身體康健,長輩笑意盈盈,再給晚輩發壓歲錢。孩子們一拿到錢,笑得眼睛眯成縫,小心翼翼地把錢收好,那模樣別提多開心了。
到了夜裡,闔家守歲。一家人圍坐在暖烘烘的炭火旁,嗑著瓜子,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著趣事,滿心期待地等待新年的鐘聲敲響。胡秋水望著身旁的小夥伴們,不禁感慨萬千:“這幾年多虧了大夥齊心協力,咱才有如今的局面,來年,這藥堂定要紅紅火火地開起來,帶著大夥過上更好的日子。” 眾人紛紛點頭,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新年鐘聲一響,村子裡鞭炮聲震天價響,五彩斑斕的煙花在夜空中競相綻放。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互道 “新年好”,歡聲笑語迴盪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大年初一,大夥都遵循習俗不出遠門,而是挨家挨戶去拜年。長輩們端坐在家裡,欣然接受晚輩的祝福,還會熱情地遞上糖果、瓜子,招待來客。小川子跟著胡秋水,從村頭拜到村尾,小口袋裡裝滿了各種好吃的,嘴巴甜得像抹了蜜,把長輩們逗得哈哈大笑。初二開始,走親戚的隊伍便浩浩蕩蕩出發了。姑娘們歡歡喜喜回孃家,女婿們手提肩扛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帶著妻兒去拜見岳父岳母。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大家交流著過去一年的收穫,也分享著對新一年的期望。胡秋水他們也沒閒著,趁著走親戚的機會,還不忘和親戚們聊聊藥堂的籌備情況,虛心聽聽大家的意見。不少親戚聽了都拍手叫好,紛紛表示等藥堂開張,一定來捧場。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白天,村裡組織起了舞龍舞獅的隊伍,青壯年們個個精神抖擻,舉著色彩斑斕的巨龍和威風凜凜的獅子,走街串巷,鑼鼓喧天。巨龍在空中翻騰盤旋,氣勢磅礴;獅子活靈活現地跳躍嬉戲,憨態可掬,引得眾人陣陣喝彩。小櫻桃興奮地扯著胡秋水的衣角,喊道:“秋水哥,快看快看,這龍舞得太厲害啦!”
夜晚來臨,家家戶戶都掛起了花燈。兔子燈、荷花燈、走馬燈各式各樣,精美絕倫。孩子們提著花燈在村裡巡遊,仿若一群提著星星的小天使,歡聲笑語灑滿一路。村裡還在廣場上擺起了燈謎會,大夥圍在一盞盞花燈下,絞盡腦汁猜著燈謎,猜對了就能拿到一份小獎品,或是糖果,或是小香囊。胡斐腦子靈活,一口氣猜對了好幾個燈謎,旁人見狀,羨慕不已:“斐子,你這腦袋瓜咋這麼好使,也教教咱唄。”
元宵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各家主婦早就搓好了白白胖胖的元宵,有芝麻餡、豆沙餡、花生餡的,下鍋煮熟後,盛在碗裡,再澆上一勺甜甜的桂花糖汁。大夥吃著元宵,看著花燈,這春節的歡樂氛圍也在這甜蜜溫馨中達到了高潮。春節過完,胡秋水和小夥伴們收了收心,再度全身心投入到藥堂的最後籌備當中。此時,藥堂的招牌已然高高掛起,黑底金字,“濟世藥堂” 四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藥櫃裡擺滿了各類精心炮製的藥材,嶄新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問診區的布簾也已備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挑個良辰吉日,正式開張迎客,開啟這夢想中的醫藥大業嶄新篇章。而那熱熱鬧鬧的春節,不僅是民俗傳統的盛宴,更像是給他們未來的征程注入了滿滿元氣與好運,讓眾人滿懷希望,無畏前行。
隨著開張日子臨近,胡秋水愈發忙碌起來,每日都得對著賬本,仔仔細細核算成本。小川子在一旁幫忙,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數字,腦袋直髮暈:“哥哥,這咋這麼複雜,算來算去,我眼睛都花了。” 胡秋水耐心解釋道:“開這藥堂,成本必須得算清楚,藥材進價、炮製費用、人工工錢啥的,都得心裡有數,不然咋盈利呀?” 二蛋在一旁聽著,嘟囔道:“盈利是啥,咱把藥賣出去,不就成了?” 胡秋水笑著搖搖頭:“二蛋,可沒那麼簡單。咱不僅要賣藥,還得打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