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採藥籌備(第2/3 頁)
又碰到了黨參,胡秋水說:“黨參也補氣,和黃芪搭配,效果更佳。它的根長,深挖的時候注意別傷著。” 胡斐累得滿頭大汗,但依舊幹勁十足地挖著。
看到芍藥時,胡秋水講:“芍藥分赤芍和白芍,赤芍清熱涼血,白芍養血調經,採的時候區分好,根要完整挖起。” 大家仔細辨認,謹慎採摘。
最後遇到了板藍根,胡秋水說:“板藍根抗病毒、清熱解毒,如今疫病剛過,採回去備著,以防萬一。挖根就行。” 眾人齊心協力,把板藍根挖好。
眾人揹著沉甸甸的竹簍,滿心歡喜地回到村子時,日頭已然西斜,暖橙色的光給村子蒙上了一層柔紗。胡秋水一刻也不敢耽擱,徑直走向院子,把採回的草藥一股腦兒倒在地上,五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草藥瞬間鋪了一地,還散發著混合的草木清香。胡秋水先是蹲下身,將草藥大致分揀開來。他一邊分揀,一邊對圍在身旁的小夥伴說道:“咱採回來這麼多寶貝,可不能瞎糊弄,不同的草藥,處理法子各有講究。” 他拿起一把金銀花,輕輕抖落上頭殘留的雜質,“就拿這金銀花來說,採的時候留了不少晨露,得先攤開在竹篾上晾晾,把水汽祛了,不然容易發黴變質。” 眾人趕忙拿來竹篾,把金銀花均勻鋪散開來,小小的黃花與白花在餘暉下閃爍著微光。分揀完金銀花,胡秋水又拿起柴胡,拍了拍根部的泥土:“柴胡挖回來,根上還裹著泥巴,得洗淨咯。” 說著,他端來木盆,盛滿清水,把柴胡浸在裡頭,仔細揉搓著根鬚,洗去層層泥沙,直到水不再渾濁。洗完後,他把柴胡撈出來,放在通風的架子上瀝乾:“瀝乾水分也重要,溼漉漉的入藥,藥效可就打折扣了。”魚腥草的處理有些特別,胡秋水聞了聞手中的魚腥草,皺了皺眉頭又笑起來:“這味兒,聞著上頭,不過洗淨後切段,拿鹽稍微醃漬一下,既能去些腥氣,還能長久儲存,往後入藥、做菜都方便。” 小川子好奇地湊過來:“哥哥,魚腥草還能做菜呀?” 胡秋水點頭:“那可不,涼拌魚腥草,清爽可口,還能防病嘞。” 大家七手八腳地洗淨魚腥草,切段撒鹽,裝進乾淨的陶罐裡。
連翹採回來帶著果實,胡秋水把連翹果實一一摘下,擺在另一個竹篾上:“連翹果實得曬,曬到外殼乾脆,裡頭的籽微微晃動,那就算成了。這炮製過的連翹,藥效更穩。” 胡斐負責看守著連翹曬太陽,時不時翻動一下,讓每顆果實都能均勻受熱。
薄荷採的是嫩葉尖兒,胡秋水把薄荷攏成一小把一小把:“薄荷鮮用最好,不過一時用不完,就紮成束,倒掛在陰涼通風處陰乾,要用的時候取下來,香氣還在。” 不多會兒,院子裡就掛起了好幾束薄荷,微風拂過,滿院清涼氣息。
處理益母草時,胡秋水拿起一株,把根鬚剪得齊整些:“益母草洗淨晾乾,切成小段,拿紙包好收著,等要用的時候抓上一把,方便得很。” 如意手法嫻熟地剪著益母草,她想著村裡的嬸子們日後用得上,格外用心。
黃芪的根粗壯,胡秋水費了好大勁才把黃芪根清洗乾淨,隨後他取來一把小刀,把黃芪根切成薄片:“黃芪切成薄片,不管是煎湯還是泡茶,都能更快析出藥效。” 胡斐在一旁看著,暗暗記住這法子,想著往後也能幫上忙。地黃的塊根圓滾滾的,胡秋水把地黃攤開:“地黃先曬個半乾,再堆起來悶一悶,讓裡頭的藥性轉化轉化,反覆幾次,炮製出來的地黃,藥用價值才高。” 這工序複雜,胡秋水守著地黃,不時檢視晾曬程度,不敢有絲毫懈怠。山藥採回來帶著泥土,還沾著些鬚根,胡秋水用刷子仔細刷洗山藥:“山藥洗乾淨,切段蒸熟,既能做菜吃,也能晾乾磨粉入藥,用處多著呢。” 二蛋主動接過刷洗山藥的活兒,賣力地刷著,濺得滿臉都是水珠。枸杞紅彤彤的,十分討喜,胡秋水只是簡單挑去其中乾癟、破損的:“枸杞乾淨,稍微曬一曬,把多餘水分去掉就行,往後泡水、燉湯隨手抓上一把。” 小孩子們眼巴巴地看著枸杞,胡秋水笑著每人分了幾顆,逗得孩子們咯咯直笑。
當歸的根鬚細密,胡秋水耐心梳理著當歸的根鬚,一邊說道:“當歸洗淨,切下頭尾,中間這段藥效最好,切成小段收著,補血活血,用處大。” 處理完當歸,他把小段當歸放進乾燥的木盒裡。
黨參長長的根條看著喜人,胡秋水清洗黨參時格外小心:“黨參根脆,別洗斷咯,洗淨晾乾,紮成小捆,補氣的時候常用它。” 胡斐幫忙把晾乾的黨參扎捆,動作漸漸熟練起來。
對於芍藥,胡秋水區分赤芍和白芍後,各自處理:“赤芍切片曬乾,清熱涼血的效力不減;白芍用酒潤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