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打臉趙軒(第2/2 頁)
,蘇子晗雖感無奈,卻也未多加言語。
隨著第一位鋼琴家的精彩演繹結束,臺下掌聲雷動,預示著下一位表演者的登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樂會的出場順序經過精心編排,愈是後出場的藝術家,在業界的地位便愈發顯赫。
與此同時,在舞臺後方的休息室中,楊天竺與孫女楊青蓮正靜待著重要時刻的到來。楊天竺不時抬腕看錶,難掩內心的激動之情。楊青蓮見狀,不禁輕聲問道:“爺爺,這不過是一場普通的音樂會,您為何如此緊張?”楊天竺聞言,爽朗一笑:“非也,我這是興奮。你邀請的那位嘉賓,他真的來了嗎?”楊青蓮點頭確認:“是的,爺爺,我已經安排他坐在了第一排,您都問了好幾遍了。”
楊天竺臉上的笑意更甚,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如此甚好,今日到場雖不乏業界重量級人物,但對我而言,他的到來尤為重要。這首《夢中的婚禮》正是出自他手,自然無人能比他更懂其精髓所在。在我這個地位,演奏完畢後,往往難以聽到真正中肯的評價,或因礙於情面,或因地位懸殊,更或因缺乏足夠的鑑賞力。而他,卻是個例外,其創作才華之卓越,令人歎為觀止。待我演奏完畢,恐怕唯有他能給予我最為公正且深刻的評判。”
“更為重要的是,”楊天竺補充道,“他的作品總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而我,渴望透過我的演繹,與他進行一次跨越音符的心靈對話。”在深入探討音樂創作的純粹性與個人品格的關聯時,楊天竺毫不吝嗇地表達了對林策的深切讚賞。當楊青蓮為楊天竺遞上一杯水時,她提及了剛剛嘗試邀請林策至後臺卻遭婉拒的經歷,透露出對林策選擇的不解。
楊天竺聞言,略作沉思後詢問道:“他是否給出了不願前來的具體原因?”楊青蓮回應道:“他明確表示,自己並不偏好置身於人群的包圍之中。”楊天竺聞言若有所悟:“這或許意味著他更傾向於避免不必要的紛擾,傾向於以一種更為低調的方式生活。”
“這無疑是淡泊名利的一種體現。”楊天竺進一步闡釋道,語氣中充滿了感慨,“唯有具備如此心境之人,方能創作出那些純粹而夢幻的旋律。他不受名利所誘,不為金錢所動,僅僅因為熱愛而投身於音樂創作,行走於世卻如同置身事外,這份超然與純淨,著實令人欽佩。”
隨著對話的深入,楊天竺對林策的欣賞之情愈發濃厚:“我愈發覺得,他是一位值得尊敬與學習的藝術家。”
與此同時,在會場之外,一位鋼琴師剛剛完成了他的演奏,緩緩走下了舞臺。這一幕,彷彿是對林策音樂態度的一種映襯——在藝術的道路上,真正的追求者總是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與純粹,不為外界所擾,堅定地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