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才吉他手(第2/3 頁)
道不清楚陳佳的緊迫性嗎?”
面對這位女性的突然出現,杜宇的神情瞬間變得凝重,他連忙解釋道:“非常抱歉,李女士,今日我們團隊的吉他手遭遇了一些突發狀況,故而有所延誤。”
被喚作李女士的女子臉色一凜:“那是你們內部的問題,無需向我解釋。我唯一關心的是,我們的配樂是否已經完成!我必須提醒你,若因你們的延誤而影響了佳佳新歌的上線,你們能否承擔得起這份責任?”
杜宇面露無奈之色:“李女士,請您稍安勿躁,我方剛剛恰好有一名吉他手趕到,我們現在就可以立即開始錄製工作。”
李女士冷笑一聲:“那還等什麼?立即行動!我給你們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個小時後,我準時來取!”她的話語間,目光在眾人中掃視,當她的視線落在林策身上時,只是稍作停留,便繼續前行,但那副高傲的姿態,卻讓人心生不悅。
待她離開後,林策好奇地問道:“這位是?”
杜宇無奈地回答:“陳佳的經紀人。”他注意到林策仍是一臉茫然,不禁有些驚訝:“難道你不認識陳佳嗎?”
林策搖了搖頭:“不認識,她很有名氣嗎?”
貝斯手略顯意外:“相當有名,尤其是她的寫真集,更是廣為人知。那腰身,那雙腿,真是令人讚歎。”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懷念。
鼓手插話道:“陳佳是我們公司目前力捧的二線歌手,膚白貌美,身材高挑,距離成為一線歌手已為期不遠。她為了新歌《離別》特意請來了一位金牌作曲人進行創作,正等著我們的配樂來完成這首歌曲,以備打榜之用。”
林策聞言,不禁好奇地問道:“金牌作曲人?”
混音師點了點頭:“是的,金牌作曲人在業界中的地位比資深作曲人更為顯赫,而在金牌之上,便是被譽為曲皇的存在。” 關於音樂創作與合作的深度探討
在音樂創作的廣闊天地中,每一部作品都承載著創作者的心血與情感。然而,關於“曲皇”這一級別的音樂大師,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創作往往具有高度的專屬性和獨特性,難以輕易為某一特定物件所定製。正如杜宇所言:“諸位,讓我們先專注於眼前的任務,畢竟,陳佳女士對配樂的要求極高,過往的嘗試均未達到她的標準。”
林策,作為團隊中的一員,起初對參與此次配樂錄製並無太大興趣,但得知這首曲目出自金牌作曲人之手時,他的好奇心被激發了。儘管他內心對金牌作曲人的期待較高,但在審閱了《離別》的樂譜後,林策不禁感到一絲失望。他暗自思量,以自己的創作能力,或許能夠創作出更為出色的作品。儘管如此,出於對團隊的尊重與責任感,林策仍全力以赴地完成了配樂錄製。
杜宇對林策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你的吉他技藝真是令人歎為觀止,每一次彈奏都能深深觸動人心。”這一讚譽不僅讓林策感到欣慰,也讓整個團隊對他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隨後,杜宇將配樂傳送給了李姐,準備進行下一步的錄製工作。然而,林策卻找了個理由提前離開了現場。
與此同時,在另一間休息室中,李姐正對陳佳訴說著對配樂團隊的不滿:“那些傢伙真是懶散無能,連一首金牌作曲人的曲子都配不上。這樣的才華,豈能被他們如此糟蹋?”陳佳則以一種慵懶而媚態的聲音回應道:“若實在不行,便與他們的總監交涉,讓他們離開便是。何必為這些在音樂道路上掙扎的人動氣?他們註定無法取得更高的成就。”
李姐點頭表示贊同:“你說得對,若非我們給予他們機會,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或許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成為別人的音樂老師吧。”
然而,在這番對話中,我們不禁要反思:音樂的價值究竟在於何處?是創作者的名氣與地位,還是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情感與創意?對於那些在音樂道路上默默耕耘的創作者而言,他們的努力與才華是否應得到更多的尊重與認可?
音樂,作為人類共通的語言,它連線著每一個熱愛它的人。在創作與合作的道路上,我們應該秉持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尊重每一位創作者的付出與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推動音樂事業的發展,讓更多人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好與力量。 在討論音樂團隊構成的重要性時,李女士發表了一番見解:“某些擔任貝斯手的成員,或許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能單獨撐起一片天。然而,若缺乏主唱的引領,他們的音樂便如同失去了靈魂的旋律,難以觸動人心。”話音剛落,李女士的手機便適時地響起了一條通知資訊,這讓她略感驚訝:“如此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