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兩車回孃家禮重,僱舅謀生情更濃(第1/2 頁)
劉正紅拿到肉串,特別高興。劉正軒又說:“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
這次劉正萍搶著回答:“硯臺,正軒哥對嗎?”劉正軒點點頭,廚娘給了她兩根肉串。
劉正軒接著出題:“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這次劉方亮站起來大聲說:“是炮竹。”
劉正軒笑著說:“爺,您猜對了。”劉方亮拿著兩根肉串,笑得合不攏嘴,接過肉串吃得很開心。
劉正軒又說:“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這個燈謎比較簡單,很多人都猜到了,不過被張會蘭先說了:“風箏。”王三貴的老婆挑了兩串肉多的,恭敬地給了家主母。
接下來紅樓裡的燈謎漸漸流露出一些悲涼的意味,劉正軒便不再提及,只是繼續講述著故事。這一晚,足足講了六集。
最後,劉正軒念道:“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唸完,他收起手稿,讓大家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昨晚就和母親張會蘭商量好要一起去外公家的劉正軒,天還沒亮就早早起來了。
他滿心期待著這次行程,迅速洗漱完,就迫不及待地去催促兄妹們起床。兄妹幾個在劉正軒的催促下,也不敢拖拉,很快就收拾好了,跟著母親一起圍坐在桌前,匆匆吃完早飯。
這時,來福和李在林已經把兩輛馬車準備妥當。購置的糧食、豬肉把半個車廂都塞得滿滿當當,那一堆堆糧食像小山似的,豬肉也被整齊地擺放著。
不僅如此,還有兩隻活蹦亂跳的兔子,在袋子裡不停地蹦躂,似乎想要掙脫出來;三隻毛色鮮亮的野雞用草繩捆著,它們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五彩的光芒,這些都是早上的收穫。車廂裡還堆放著其他禮物。
張會蘭的孃家在下河村,她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張會賢小時候有幸上過學堂,父親張世貴對這個大兒子寄予了厚望,平時家教非常嚴格。張世貴滿心盼著張會賢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為家族爭光。
然而,事與願違,即便張世貴如此用心教導和嚴格要求,張會賢連續考了幾年童生,都沒能透過。張世貴滿心的期望落空,無奈之下,只好讓張會賢自己決定未來的路。後來,張世貴開辦私塾招收學生,就讓張會賢在旁邊幫忙做事。張會賢結婚比較晚,婚後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小女兒。他的大兒子比劉正軒還小一歲,現在正在朝陽縣城的學院讀書。
張會蘭的二哥張會良從小就對讀書沒興趣,只讀了一年書,就堅決不再去學堂了,不管張世貴怎麼打罵勸說,都不肯再踏進學堂一步。無奈之下,張會良只能在家老老實實種地,好在日子過得還算安穩。他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張士貴的一再堅持下,張會良的兒子也被送去學院讀書。
一大家子都靠著張士貴開私塾那點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日子過得並不寬裕。私塾的收入也僅僅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家裡的女眷,像張會蘭的大嫂和二嫂,每天都要仔細盤算家裡的吃穿用度,為了節省每一分錢絞盡腦汁。孩子們的衣服總是補了又補,穿到實在不能穿了才會考慮換新的。
兩輛馬車剛慢慢駛進村口,“噠噠”的馬蹄聲和車輪滾動的聲音,一下子吸引了眾多村民的注意。村頭玩耍的孩子們一看到這罕見的馬車,馬上放下手中的東西,像一群歡快的小鳥一樣跟著馬車,一直跟到了張世貴家。
不知是哪個調皮的孩子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張先生,你家來貴客了。”這一喊,聲音又脆又響,傳得老遠。
劉正軒下車拿出帶來的糖果向孩子們撒去,孩子們一陣哄搶,拿了糖果就跑開了。
張會蘭的母親錢氏聽到呼喊,急忙從家裡走出來,臉上滿是急切和期待。
當她看到匆忙下車的張會蘭時,一直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張會蘭顧不上休息,連忙問道:“娘,我爹呢?”
錢氏趕緊回答:“跟你哥都在後院呢。”
就在這時,張世貴也從後院快步走出家門。當他看到女兒帶著兩輛馬車回孃家,臉上立刻露出燦爛的笑容,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雖說女婿不是讀書人,一直被他嫌棄,但女兒回孃家這排場,還是讓他覺得很有面子。
劉正軒兄妹也陸續下了車,乖巧懂事的他們,都親切地跟外婆打招呼。
來福和李在林兩人一刻不停,趕緊把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