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緊急來電(第1/2 頁)
自從加盟了美容院,林曉的所有心思都用在這裡了。在這之前林曉已經和田福約定:在田福康復休養這段時間,田夫每天步行去市場買菜當作鍛鍊,並熱一下林曉早上準備好的午餐,中午一家人一起回家吃飯,讀高二的兒子在家午休半小時,田福負責叫醒他,確保下午上課不遲到。林曉負責洗碗打掃除,並提前洗切好晚餐菜,田福午休後起床,四點半開始燒煮,並負責裝飯盒,用林曉買的餐包在下午5:50拿到家後面的學校圍牆邊上,等孩子蹲著或站著就地吃完,田福把餐包和餐盒拿回家,回來後田福自己吃完晚餐出去做一小時康復訓練,林曉和田福晚上8:30回家,一起安排好下一天的日常生活,等孩子晚上10:20回家。
給田浩拿飯,不是林曉別出心裁,而是陪讀家長們的約定俗成。每所四星高中學校的孩子都可以在學校食堂就餐,師傅們已經想方設法變換花樣給所有學生準備一日三餐,但是家長們認為:自己更瞭解自家孩子的口味,也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家長們覺得自己全職陪讀、如果不為孩子做好一日三餐彷彿沒有盡到責任。所以在三四線城市,每天下午五六點鐘,每一所省級重點高中的圍牆邊外面站著家長(打扮入時的中年母親居多),個個面帶微笑、眼裡充滿期待、心中揣著夢想看著圍牆裡邊的孩子吃著自己精心準備的晚餐。這是當代中國高考制度下極具特色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若碰到惡劣天氣,家長們會直接將飯拿到孩子的教室……
林曉自從進城來陪兒子讀高中,在田福生病之前的一年半,她也一直這樣做的。不過跟大多數家庭不同的是:別人的丈夫負責在外掙錢供妻兒老小生活開銷,林曉丈夫只負責養活自己。
但自從田福生病回來,林曉覺得該田福為家庭發光發熱的時候,本以為這樣的安排天衣無縫,覺得田福之前對孩子們的學習關心不多,這次正好給他機會彌補一下。沒想到……
一天上午,正值林曉全神貫注地為一位顧客做面部護理時,手機在包裡震動了起來。她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決定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接起了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兒子班主任王老師焦急的聲音:“林曉女士,我是您兒子的班主任王老師。最近幾次考試,田浩的成績下滑得很嚴重,特別是數學和英語,我希望您能引起重視,我們一起找找原因。”
聽到這裡,林曉的心猛地一緊。她深知,兒子田浩一直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怎麼突然間,成績就下滑得這麼厲害呢?她一邊安撫著王老師,表示會盡快了解情況,一邊在心裡盤算著怎麼好好教訓兒子。她繼續手裡的工作,但是明顯有點心不在焉,草草結束了服務!
匆忙回到家,林曉的心情如同窗外的天氣,陰鬱而沉重。王老師電話中的每一個字都像鋼針一樣扎著她的心。孩子的成績下滑,學習狀態不佳,這一切都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讓林曉措手不及。
當田浩放學回家,林曉沒有像往常那樣用溫暖的笑容迎接他,而是臉色鐵青地站在客廳中央。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失望,彷彿要將所有的情緒都傾瀉而出。
“你看看自己的成績,這是你應該有的表現嗎?”林曉的聲音顫抖著,帶著幾分壓抑的怒火,“我對你寄予了多大的期望,你爸帶病每天給你買菜、做飯……你卻這樣回報我們?”
她的語氣中充滿了責備與訓斥,彷彿要將田浩心中的每一個角落都照亮,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然而,當林曉的話語剛落下,她卻發現兒子只是低著頭,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眼神中透露出恐懼與迷茫。
那一刻,林曉的內心突然湧起了一股強烈的自責與愧疚。她意識到,自己的憤怒與失望,也許是對孩子壓力與困惑的誤解。可能他並不是不想努力,而是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
林曉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她走到田浩身邊,用溫柔而堅定的聲音說道:“兒子,告訴媽,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
她的眼裡飽含淚水,林曉覺得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兒子,但同時內心充滿自責,最近兒子是不是不習慣田福做的飯菜,還是……
原來自從換了田福遞飯給孩子,因為他還處於康復期,行動不怎麼靈活,不僅經常飯菜裡放多了鹽,而且有一回颳風,圍牆護欄邊風沙大,田福去了田浩的教室遞飯盒……
田浩很愛面子,非常注重外表。自己的父親因為生病形象看起來達不到他想要的瀟灑帥氣,況且走路還有點跛,他本就不樂意田福給他做飯,更不想每次當著同學的面吃他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