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東方文化節覆盤(第1/2 頁)
回家後,張校長夫婦翻看手機裡的照片,最吸引他們眼球的是美容院的女士們身著紅旗袍,手拿二胡的那張,張校長把天藍色繡線繡成的“東方美學”四個飄逸的大字放大特寫,再把它發給正在讀博士的女兒。“東方美學”四個字是張校長和老伴花了一整天時間,經過反覆推敲和篩選才定奪下來的字型,後來花了兩個晚上從風格、顏色、和排列等多方位思考、擺弄和探究,最終經過林曉的手工刺繡才達到今天的藝術效果。
這些書法圖案,筆力遒勁,氣韻生動,彷彿每一筆都蘊含著書者的情感與智慧。而將這些書法與旗袍相結合,無疑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創新詮釋,既展現了女性的柔美與溫婉,又彰顯了書法的剛勁與韻味。
張校長夫婦對這張照片愛不釋手,他們決定將其作為此次文化節之行的最佳記憶,他們用微信原圖分享給遠在大洋彼岸的女兒,期待她也能感受到這份來自東方的獨特魅力。
張校長的女兒,張雨欣,她隨母親姓,是一位在美國攻讀生物學博士的才女。她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 每天都要跟父母影片,瞭解父母每天的生活,也彙報自己的工作 和學習,彷彿在家裡一樣。每當夜深人靜時,她總會拿起毛筆,在宣紙上練習書法,偶爾也會畫畫,勾勒出那些記憶中熟悉的風景與人物,以此來寄託她對家鄉的思念。
當張雨欣正埋頭於實驗室的繁忙工作時,突然聽到手機輕輕振響,她估計應該是父母的資訊,滑動一下點開,當她看到那張旗袍與母親書法完美融合的照片時,張雨欣的眼神瞬間變得柔和而深邃。她彷彿能透過照片,感受到那股來自父母的眷念,來自東方的文化氣息,那是一種她無法割捨的根脈之情。
“爸爸、媽媽,這張照片真是太美了!”張雨欣在視訊通話中激動地說道: “你們知道嗎?我一直夢想著能將東方的傳統文化與我的科學研究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具有東方特色的科研成果。這張照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張校長夫婦聽到女兒的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欣慰與自豪。他們深信,張雨欣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科學家,更是一位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中華兒女。
“雨欣,你的想法很好。”張校長語重心長地說道,“東方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奧秘。如果你能將它們融入到你的科學研究中,相信一定會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成果。”
張雨欣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決定,利用即將到來的暑假時間,回國一趟,親自去體驗一下那些她只在照片和影片中見過的傳統文化。
於是,張雨欣開始著手準備回國的行程。她預訂了機票,聯絡了父母,從父母口中張雨欣得知旗袍上的“東方美學”是林曉美容院的名稱,她母親把字寫在旗袍上,林曉按照字的一筆一劃,挑選了藍色繡線,手工一針一線繡上去的。字裡的點、橫、豎、撇、捺無論筆鋒,還是提頓,張雨欣都能看出父母的書法風格。
張校長還把林曉和她的合夥人蘇瑤打算把中醫美容推向國際市場的事告訴了女兒。張雨欣雖然不知道東方美學美容院目前處於什麼級別,也不知道它的規模多大,但是她能感受到一種大氣的格局和唯美的情懷。她不禁想起人們常說的那句話:“高手在民間。”
張雨欣憧憬著自己能夠在這片充滿神秘與魅力的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靈感與答案。
蘇瑤和林曉 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後,兩人互相發微信覆盤文化節的方方面面,她們對謎語環節、心理諮詢環節、專家講座環節、音樂配合和主持都感到非常欣慰,在對外宣傳和品牌化建設方兩人都覺得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放下手機後,林曉思緒萬千。她想起自己在井下奇書中學到的很產品配方,想起田田即將大學畢業要去哪裡工作,想起好久沒有過問兒子田浩的學習,馬上就該填志願考大學了,丈夫田福身體恢復基本正常了,美容院的未來怎麼走……
她隨手翻起那本井下獲得的奇書,雖然田福和田浩已經幫她把不少古文翻譯寫在旁邊,但還是有不少看不懂的內容,她根據田浩寫的翻譯隱約知道書上說的內容是: 中醫美容強調的“內養外調”,注重內在調理和外在美容的有機結合;“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等思想大體可以理解;中草藥、食療、針灸、推拿手法等結合圖和翻譯基本也都能看懂……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可以達到調理身體內部的氣血、臟腑功能,達到美化肌膚、延緩衰老的目的。林曉看著書思路又亂跑,她又困惑起: 該如何將這些自己學到的和做到的東西向外推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