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班會課上(第2/2 頁)
能對被嘲笑的同學造成深刻的心理陰影。今天我們分組討論一下各自的想法。”
一組的高佳琪說:“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們的父母,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我們,教育著我們。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他們的某些言行、習慣或外表而心生嘲笑,甚至模仿。這種行為,不僅缺乏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更可能對被嘲笑的同學造成難以言喻的心理傷害。”
班級裡三秒鐘的寂靜,王老師說:“同學們,每個人想象一下,假如你先天性或由於意外導致殘疾,或者你的父母因疾病或意外導致殘疾,當你聽到其他同學嘲笑你或你的父母,模仿你們的言行時,你會是什麼感受?請大家大家拿張紙寫下來!”
寫完後,高佳琪把所有的紙條收上來交給李雪瑩,“憤怒、羞愧、無助、生氣、壓抑、懷疑人生……”老師讓李雪瑩把同學們的紙條一一念出來,有的同學這樣寫道:“懷疑自己的價值?這種被嘲笑的感覺,就像一把無形的刀,刺痛著我的心靈,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李雪瑩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習慣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她說:“同學們,請原諒我的無知!”說著對全班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她繼續說:“我們都是校園的一份子,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父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他們都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支援。我們應該感恩他們的付出,而不是嘲笑他們的不足。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請大家看我的表現!”
王老師說:“嘲笑和模仿他人家長的行為,反映了我們自身的不成熟和缺乏教養。一個真正成熟、有教養的人,會懂得尊重每一個人,包括他們的家庭和背景。我們應該學會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態去看待每一個人,用友善和尊重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
高佳琪說:“讓我們共同抵制嘲笑和模仿同學家長的行為。讓我們用真誠和尊重去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在這裡快樂地學習、成長。”
全班同學一起鼓掌,田浩也熱烈鼓掌,一對淚珠在他英俊帥氣的臉龐上晶瑩剔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