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殿試(第1/2 頁)
經過半個月的改卷後,建文元年恩科會試出了結果,殿試如期舉行。
歷史是有他的慣性,哪怕考試題目變難,考試題目變多,最後進入殿試的人照樣是那一批人 。
只不過,由於阿斗穿越來之後也給朝延的吏員舉行考試,有不少的吏升格為官,哪怕僅是九品官,終究是踏入士的階層。
在此之前,官與吏,完全可以說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是兩種不同階級的生物,你吏乾的再牛逼始終不算官員。
不排除你的上司牛逼,把你帶入官場之中,當然大多數的吏員是遇不上這樣好的官員的。
同時又因為最近反腐反的太過厲害,一大批官位空缺。
阿斗想來想去,最終直接把一線人員提拔上來。
只有底層拼命內卷,上層才能更好收穫效益,另外,阿斗還連發幾封奏書。只要達成一定的條件,就能提前透過三年稽核期間升官。
另外為了激勵這些官,元拼命那一局同時還增設了不少福利獎金。
這些錢都是由皇帝直接發放到官員手中並專門配置一塊匾,上書“某某某是個好官員”之類措施,有沒有用不清楚。
反正只要你能幹出成績,阿斗給你名給你利給你,房子給你地,最後憑藉功績封個爵位也未嘗不是不可能的。
反正阿斗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大餅,就看他們能不能拿得到。
此時,殿試正式開始。
時維十月,序屬伯冬,本就熱鬧繁華的應天府,今日添了三分別樣的氣息。
乾清宮內,幾百人分坐在大殿之上,為了這第1次的恩科,朝廷皇帝阿斗擔任主考官,時不時的在皇宮之內巡視。
甚至考慮到冬天,學子們可能會感到寒冷而影響考試,所以專門配備了足夠多的暖爐,助力考生。
皇后親自熬煮薑湯,內?總督黃告巡考場,幾百名清純可人的宮女為一旁的科舉士子硯墨。
“噢,天啊”
嗅著宮女身上若有若無的處子香,有些意志不怎麼堅定計程車子飄飄然如入天穹。
但為了當官,他們還是強行壓抑一下心中的慾望,專心致志做題。
最後一場的題目只有一道開放題
按照傳統,開篇先扯個犢子,回顧一下先帝創業之艱辛。
最後點出題目,年輕的柿子如何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自身掌握的內容來主持朝廷的改革。
讓考生給個具體的方案,並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預判在改革之中可能會出現的種種問題。
傳統守舊派的儒生他們中修的是上古聖王之道,推崇的是以禮治天下,強調等級秩序,各守其位,各序其俗,不鑽研,奇淫巧技,讓文明迴歸到上古時代,讓天下重現上古聖王之事。
在看到這樣的答案之時,考場的改卷官對此十分欣賞,然而阿斗對此卻完全不屑一顧。
在川蜀的時候,相父曾經跟他說過,皇帝施政要因時而制,因勢利導。
同時他還拿自身舉例,在他當軍師的時候,明臣猛將尚,在他們可以為相互分擔各方面的事物,而軍師只需在後方協調各方足矣。
然而當他成為丞相的時候,名臣大將相繼老去。
只剩下一群垂垂老矣的官員,他們或許還能幹事,但精力不足。
無奈的諸葛亮,只能親自帶刀殺向前線。
好好的一個丞相之才被逼成為了蜀漢經濟總設計師,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以及武器測試家。
一個皇帝,可以無才,但不能沒有識人之名前世的阿斗在諸葛亮死了之後,憑藉著他留下來的出師表,將人才迅速用盡,直到投降。
一直受限於人才不足。
如今他成為了明朝皇帝,人才足了,但也陷入了幸福的煩惱。
至少這第1批幾百名進入總決賽的,最後肯定都是要升官授職。
在士子們考試的時候,原本在皇莊的阽貴也被阿斗叫了出來。
“拜見陛下”
“好了九江,你好好監督這些傢伙,只要這些傢伙有一個不及格的話,你就給老子狠狠的操練他們”
“作為朝廷勳貴,我允許他們花花風流,但絕不允許他們是個廢物,畢竟以後朝廷還是需要他們來辦事的”
幾百名能收到的勳貴二三代甚至於四代,也被安排了考試,只不過他們現在只需要考兵法科。
“皇兄,為什麼我也要參與考試”
朱允熙悲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