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允禮回京(第1/2 頁)
“秋來百花殺盡,唯有華妃一枝獨秀。”
這是甄嬛的感嘆,何嘗又不是後宮眾人的感嘆呢,自從年大將軍回朝,皇上的眼中便只看得見華妃了,華妃更是變本加厲,絲毫不放皇上去其他人那裡。
更是時時召見皇嗣,不只是四阿哥弘曆,五阿哥弘晝,三阿哥弘時,甚至是溫宜公主和淑和公主都常常召見,以妃位行皇后之責,以至於每日請安時,華妃和皇后之間的氣氛都格外僵硬。
“皇上近日總陪著臣妾,也不去看看其他的姐妹……”
又一日,雍正在翊坤宮用晚膳,華妃突兀的開口。
雍正輕笑,作勢要走,“既然華妃賢德,那朕就去看看齊妃她們。”
“皇上~”年世蘭連忙撒嬌,將雍正留下,“臣妾不過一問,外面夜深露重,皇上不宜出行。”
“朕就知道你捨不得。”雍正笑著坐回去,感嘆道:“記得你剛入王府的時候,朕也總是陪著你,有時候都冷落了剛成為福晉的宜修呢。”
“是啊,”回憶起過去,年世蘭有些恍惚,“皇上對臣妾真好。”
冷落宜修,皇上不是向來就不喜歡宜修的嗎?真的是為了她嗎?還是為了她背後的年家?
年世蘭沒辦法不胡思亂想,越是慌張,所以她這段時間越是要拉著皇上留在翊坤宮,不讓他走,試圖證明些什麼。可相處的越久她越是多想,想的越多,越是清醒。
如果說年少時的自己,是因為皇上對她的優待而漸漸愛上皇上的,那麼皇上呢?她剛進府時便對她那樣好,會有這麼突如其來的愛嗎?因為她的美色,還是因為她背後的年府呢?
時下女子出嫁,初始靠的就是這兩樣,之後才是慢慢相處中發掘出情誼。可這段時間觀察下來,年世蘭悲哀的發現,皇上對她的好,大半都停留在家世上。他不愛她,或者說沒有表現出來的這麼愛她。
“從前在王府你是側福晉,如今是妃子。宮裡人多事雜,你要放寬了心,替朕照應,皇后身子不行,你要多擔待啊,朕瞧著這段時間,你待皇子公主們就很是不錯,頗有慈母風範。”
聽見皇上的話,年世蘭竟然有一瞬間為宜修感到悲哀,為了捧她,皇上是真的一點皇后的臉面都不顧啊。若皇上心中對宜修有情,怎麼會做到這種地步?但言語中,卻偏偏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她身上……
“臣妾知道了。”
年世蘭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雖然心中有萬般思緒,面上卻還能一如既往的露出笑臉。
……
“年羹堯在京中一切可還安好?”
養心殿內,雍正閉著眼睛,手上轉動著珠串,像是隨意的問著。
“迎來送往十分熱鬧。”站在下首的官員,意有所指的回稟著。
雍正面色不變,像是對年羹堯極為信任:“他在京中有故舊倒也尋常。”
“皇上恕臣直言,迎來送往的都是他門下之人,其餘官員他看也不看……”不忿皇上對年羹堯的信任,大臣氣憤的說著,言語直指年羹堯有不臣之心。
“年羹堯這次進京參見,赴京途中他命都統範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跪道迎送,到京時車馬顯赫,王府以下官員跪接,年羹堯安然騎在馬上連看都不看一眼。”
“有這樣的事?”雍正故作不知,依舊錶現的很大度,“年羹堯得勝歸來衣錦還鄉,難免得意過頭,朕會提醒他。”
“有皇上此言,微臣就心安了。”
等到大臣告退,雍正才冷下臉,面色難看,閉了閉眼,問道:“老十七可回來了?”
蘇培盛小心的回稟:“回皇上,十七爺剛到,去壽康宮給太后請安了。”
“皇額娘擔憂他,是該去給皇額娘請安。”雍正點點頭,態度溫和了一些,“蘇培盛,去,傳敦親王入宮覲見。”
“嗻。”
壽康宮,果郡王允禮正坐在太后的下方,和她說著這次出行的見聞。
“兒臣此行去了劍閣梓潼的古棧道、李冰的都江堰,還有杜甫的浣花居所。”
“千佛巖可看了嗎?”
“兒臣知道皇額娘心念佛事,已經替皇額娘一一拜過。”
“難為你一片孝心,蜀道難於上青天,你此行辛苦了。”
聽著太后的感嘆,允禮灑脫一笑,“不辛苦,兒臣就愛這奇山峻嶺,熱愛遊山玩水,皇額娘也知道。就是一段時間未回來,皇額娘這是有了新的心頭好呀……”
瞧著允禮怪模怪樣的看著另一邊的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