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枷鎖(第1/2 頁)
歸根結底、究其原因,也是她一步錯、步步錯,是她一點點行差踏錯。
是她拎不清嫁入了皇室,是她不自覺一而再再而三的丟了心,是她動了不該動的情,發生了不該發生的關係。
是她猶疑不定、心軟的留下了孩子,有了第一個還不死心又要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是她生下孩子又照顧不了她們、保護不好她們,讓她的孩子們一出生就擔當起了沉重的責任,他們身上的枷鎖是她親手賦予他們的。
可話說回來,她真的有得選嗎?
即便是她私定終身、離開大蓿,過平凡的日子。
當大蓿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那一刻,她能眼睜睜的什麼都不管嗎?
她能看著母后和哥哥們誓死抵抗敵軍不管嗎?她能看著大蓿無辜的百姓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嗎?
她能眼睜睜的看著父皇一生的心血毀於一旦、消失殆盡嗎?
她能看著大蓿的眾將士橫屍百萬、白骨露野嗎?
不,她不能,她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切的發生,裝做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所以她千里迢迢來了嫣國,所以她進了皇宮,所以她做了后妃。
她不惜犧牲自己,也要阻止戰爭,不惜丟掉性命,也要護住大蓿。
因為那裡是她的家啊,因為她所愛的人皆在那裡,因為當年父皇力排眾議、冊封她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女為公主,因為他整整寵愛、保護了她十五年。
因為大蓿永遠是她最堅強的後盾和無論什麼時候她都可以回頭的退路,因為大蓿給了她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她死後大蓿會無條件的保護她的孩子們,因為大蓿給了她十五年的安穩……
她既知恩圖報、感恩戴德,也嫉惡如仇、愛憎分明,所以她不後悔。
於她而言,這一生存活的意義,除了孩子就是大蓿國。
如今嫣國雖然與大蓿休戰了,但也只是短暫的,再過不久就要到十年的期限了。
當初她送幾位適齡的公主,不遠萬里來到嫣國和親,即便是犧牲自己,換來的也只有十年,如今就是最後一年、第十年。
再過不久當年簽訂的談判就會失效了,大蓿如今兵馬不足、能人異士也少之又少,慘烈的戰爭一旦打響,以如今空虛的大蓿終也抵擋不了多久。
除了再送一批和親公主過來,重新與精兵良將、糧草充足的嫣國開啟新一輪的談和,等著大蓿的只會是滅國,而等著她的也只會是殉國。
這些年來,她與大蓿從來都是綁在一起的,大蓿存她生、大蓿滅她死。
亦會有無數個和親公主,來接替她肩上的責任,維持大蓿與嫣國世世代代的和平。
於她們而言,從不該有情情愛愛,只有擔當與責任,只有家國大義,只有黎民百姓。
從身為公主的那一刻起,她們便不再是自己了,她們只是和平的犧牲品,擁有一個做不了主的人生,還有無數子民的希望,她們生來就是為了創造與守護和平。
和平,多麼浩大的一個詞啊,卻為此犧牲了一個又一個的人。
皇子為質子,公主為和親公主,她們不遠萬里去往別的國家,用自己的身軀去維持這微弱的和平。
祖祖輩輩、從古至今,她們都在為此努力,從未放棄過和平。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她們都會披荊斬棘的走下去,只要她們還活著,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子女、後代,就永遠不會重蹈她們的覆轍。
只要她們再努力一些,苦難就會終結在她們這一代人的手裡,和親、為質就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了,後世人就都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她們的犧牲,從來都是值得的,即便沒人會記得她們,至少她們的後輩會記得她們,那寥寥幾筆的史記會記得她們,她們自己會記得她們。
等大蓿再強大一些,她就能全身而退、做自己了,可她卻忘了她已經沒有以後了。
終其一生,她嫁的從來都不是霍時錦,而是嫣國的皇位。
無論是誰坐上那個位置,無論她愛不愛那個人,無論她願不願意,她都得嫁。
所以囚於後宮,是她一生的歸宿,無法改變的歸宿。
如今看開了,倒也覺得日子沒有那麼難過了,於她而言嫁誰不是嫁呢?
換一個方向去想,其實她是幸運的,坐上高位的那個人是她深愛過的人,所以她不遺憾。
其實從決定回大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