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治學大麓(第2/3 頁)
旁的田野一望無垠,水渠連田,阡陌交錯,百姓俯首田間耕作。
酈嵩眺望綿延的田野,感嘆說道:“田連阡陌,數萬徒附,莊園如城,王氏之興達,非數代所能有!”
張虞慢悠悠說道:“王氏自前漢發跡,至今數百年之久,經書耕讀傳家,輔以武功立業,故能有這般興盛。然大漢諸如祁縣王氏者,中原各郡何其多也!”
祁縣王氏成為天下豪門,需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之後歷經南北朝亂世,即便到了隋唐,祁縣王氏依舊屢出官宦,如唐初王勃便是出自祁縣王氏。
當下祁縣王氏雖不如中原望族,但經數百年經營,王氏底蘊已是非凡,僅需些許時機,王氏或許便能起飛。
酈嵩羨慕說道:“男兒當立王氏之業!”
張虞沉默不語,僅在心中暗忖道:“欲成大事,非借望族、豪強之力不可!”
這次前來晉陽遊學,讓張虞對什麼是望族有了深刻的理解。這些集經濟、政治、學術三位一體的大族,擁有非常雄厚的實力。
後世常用二八定律描繪資本社會,但在張虞眼裡東漢社會完全是0.2%的大族佔據80%的財富。
僅譙郡曹家便能拿出一億錢,向朝廷買太尉之職。更別說袁、楊、桓等頂尖大族,他們手上會擁有多少錢財?
在漢末亂世中,僅憑大族或許成不了事,但沒有大族支援肯定成不了事!
自己若想在未來亂世有一席之地,還需得到幷州大族支援,方能說立足於此!
在路人的指引下,張虞、酈嵩三人順著山路,約走了兩柱香的時間,終至半山腰上的宅院。
說是宅院,但面積談不上大,院子總體可分為內外兩進,用磚瓦、樹木修葺而成,依坡而建,環境秀麗。其中外院大體為外人居住,內院則為王宏及家人居住。
將馬交於隨從張茂山後,張虞上前敲響宅門。
“叩叩~”
宅門被緩緩開啟,一名五旬有餘的老漢上下打量張虞三人,問道:“來者何人?”
張虞拱手行禮,說道:“在下姓張,名虞,字濟安,經定襄郭太守引薦,特來跟隨長文公治學!”
說著,將郭縕親筆寫的巾帛奉上。
老漢瞄了下巾帛的材質,說道:“郎君可自行交於家主。”
“家主正在側堂講學,郎君可至堂外等候。”
張虞問道:“不知老先生如何稱呼!”
“在下姓王,不敢受先生一詞!”
“虞見過王翁!”
受了尊稱,老漢神情略微鬆弛下來,提醒說道:“家主講學不喜被打擾!”
“諾!”
在老漢的指引下,張虞領著酈嵩來到側堂外,靜候王宏講課結束。
張虞束手而立,挺直腰背,八尺有餘的身高,在酈嵩七尺的身高的襯托下,格外惹人顯眼。
一名青澀的侍女路過側堂,瞧了眼張虞。便被張虞那稜角分明,英武的臉龐所吸引,忍不住回頭多瞧了幾眼。
身形隱入內院,侍女尋上稍微成熟裝扮的侍女,低聲道:“又有人來進學了!”
年長侍女專心打理著花草,說道:“往昔那麼多人來,不見你念叨。今日來人,怎見你這般多話?”
“姐姐有所不知,那郎君身高體壯,長得又俊。”侍女說道。
“看來妹妹想男人了!”
“別胡說!”
“呵呵~”
……
內院裡的動靜,張虞並不知曉。他靜候在堂外,聽著堂內傳出來的渾厚聲音。
不知過了多久,堂內響起了退堂的聲音。
稀稀落落的聲音下,兩名士子趨步出堂,得見靜候的張虞,頓吃一驚。
“呂布!”
驚訝的聲音中帶有幾分惱怒,張虞定睛一看,原是在晉陽東市遇見的官二代溫劭,心中頓時有些無奈。自己用假名本想哄騙溫劭,然卻不料與他再次遇上。
“你怎敢在此!”
想起自己被此人戲弄,溫劭頓時火氣,忍不住大聲問道。
“何事如此喧譁!”
王宏從堂內趨步而出,責問道。
“拜見長文公!”
張虞、酈嵩行禮而拜,問候道。
溫劭怕王宏會責問自己,領著身邊計程車子趕忙離開。
“你二人是?”王宏問道。
“稟長文公,學生張虞,張濟安,聞公學富五車,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