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座伐木場小屋(第2/2 頁)
沈梨滿心歡喜地剛要推門進去,突然聽到屋內傳來一聲“咔噠”的響聲,像是什麼東西掉落在地上發出的聲音。
她和葉宵頓時臉色煞白,兩人驚恐地對視一眼,原本以為空無一人的房子怎麼會有這種聲音?難道里面還有其他人?或者是某種危險的機關?
沈梨下意識地把葉宵護在身後,兩人緊張地盯著門口,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
過了一會兒,再無聲音響起,月光下,兩隻老鼠飛快地從二人眼前跑過。
葉宵和沈梨幾乎同時舒了一口氣。
二人相扶著邁進門,一股濃烈的黴味猛地撲面而來,那是長時間封閉空間所特有的陳腐氣息,彷彿帶著歲月的塵埃,直往人鼻腔裡鑽,葉宵下意識用袖子掩住了口鼻。
屋內光線昏暗,僅靠門外朦朧的月光透進來些許光亮,隱隱能看到空氣中懸浮著的細小塵埃,在這微弱的光線裡慢悠悠地飄蕩。
夜幕低垂,朦朧的月光透過門外,為沈梨和葉宵揭示了房子的佈局。
一進門是廚房,左右各有一房,左為主屋,右為廂房。
黴味稍散,兩人借月光入廚房檢視。
右側靠西廂房牆有一排舊木壁櫥,下方三個大木櫃上鋪著防水布應該就是操作區,旁有磚砌的小爐子連右房的牆,爐上擺了個鋁製燒水壺,牆體目測是空心火牆。
火牆是北方寒冷地區常見的建築特色,由爐子、空心牆、煙囪構成,爐與中空牆體相連,生火時熱氣會順著空心牆流動,讓熱度貫穿整個房間達到取暖的目的。
果然,廚房左邊就並排建著兩個灶臺,它們跟左側屋子的火牆緊緊相連。
沈梨扶著葉宵,步子緩緩邁向左側的主屋。
屋內的佈置簡簡單單,甚至有點過於樸素,一通長達六米的大火炕從左至右貫穿整個房間。
火炕,跟火牆一樣,也是北方冬天裡的取暖“神器”。
它的構造不復雜,主要就是炕面和煙道。炕面通常用土坯或磚頭砌成,炕體中空連線煙道,從房頂伸出去排煙。煙氣入口處一般會設定一塊擋板做火舌,熱的時候就把擋板抽出來,讓熱氣順著煙道散出去;冷了,就把擋板插回去,保溫。
炕的東北角,一個短腿木炕桌孤零零地豎立著。旁邊,幾床被褥鋪蓋隨意疊放,緊挨著炕角。緊貼著窗子的地上只放了一張長條桌,桌上散落著兩個暖水壺和幾隻倒扣的塑膠杯,上面積滿了厚厚的灰塵。地面上,兩個搪瓷臉盆,一大一小層層疊起,堆放在靠窗的牆角。
四壁間,塵土飛揚,用手輕輕一抹,指尖的塵土厚度足以證明這間房子很久沒人進出過了。
房子的屋頂低矮壓抑,那孤零零懸掛著的燈泡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這房子的孤寂。
葉宵望著它,卻沒有開啟的念頭,在這荒郊野外,即便有電,也不知何時會耗盡,況且在經歷了那麼多的逃亡與危險後,此刻這籠罩著一切的黑暗,反倒像是一種可以藏匿自己的保護罩,給人一種帶著些許悲涼的莫名安全感。
沈梨扶著葉宵在屋內慢慢走動檢視,每開啟一扇門,每走進一個房間,她都忍不住回頭張望,心裡暗暗祈禱不要出現什麼意外。直到每個角落都檢查仔細,確認沒有任何異常後,兩人懸著的心才終於落地。
初步看來,這房子是由兩個臥室、兩個儲物間加一個廚房組成的四室一廚沒有廳的結構,整體佈局呈“田”字型。
沈梨跟葉宵坐在主屋炕上,相依在冰冷的火牆邊,沉默不語。一夜的奔波逃命讓人身心俱累筋疲力竭。
葉宵輕輕拍了拍沈梨的肩膀,關切地說道:“你先睡,一會換我睡。”
她心裡清楚,在這荒郊野外,任何一絲鬆懈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儘管自己也疲憊不堪,身上的傷還隱隱作痛,但她依然不敢大意。
沈梨知道葉宵是在強撐,便一再勸她先睡,自己先做警戒。
葉宵堅定地搖了搖頭,她緊了緊身上的衣服,緩緩在炕邊坐下,雙手習慣性地放在身側,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堅持要站頭班崗。
沈梨知道她倔強的性格,也就預設了葉宵的安排。
她從角落裡扯過來一個枕頭躺下,一股潮溼的黴味很快擴散到空氣裡,她被嗆了個咳嗽,嫌棄地搖搖頭把枕頭又甩回去,這次直接和衣躺在了冰冷的炕上。
“我睡醒換你……”沈梨的話還沒說完,呼吸聲就沉了下去睡著了,也不知道這話是她清醒的言語還是睡熟的夢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