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高粱紅豆飯(第2/3 頁)
紙仔細包了起來,用袋子妥善收好。
勞累一天,二人疲憊不堪。
晚飯本來不想吃了,但是躺了一會,實在是餓的難受。
沈梨抓了一把紅豆,用溫水泡了起來。又去舀了一大碗今天剛脫粒的高粱粒。把高粱分兩次倒進搗蒜的石臼裡,用石杵輕輕搗杵一會外殼就脫落了,裡面白白的高粱米就露了出來。
這樣原始的脫殼方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把米舂碎。但是除此之外,沈梨和葉宵也沒有其他辦法給米去殼了。
鍋裡蒸著飯,上面扣著蒸籠用來蒸白菜燻魚,一舉兩得。
這就是今天的晚飯了——高粱紅豆飯配燻魚,還有一份涼拌蕨菜。蕨菜是夏天採摘曬乾的,吃之前只需要用水泡一會就會跟夏天一樣美味。這也是她們儲存的乾菜之一。
沈梨坐在院子裡劈柴的圓木墩上,葉宵從廚房搬出來一個矮矮的小板凳,兩人便坐在星光下,一人一碗,享受著這頓豐盛又美味的晚餐。
末世後一直吃的都是聚集區的雜糧餅子,乾澀難嚥勉強飽腹。她們似乎早已經忘記了飯原本的味道。
葉宵夾起一筷子高粱紅豆飯,慢慢地咀嚼,那股淡淡的甜味和紅豆的綿軟在口中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沈梨也吃得津津有味,她把高粱紅豆飯和燻魚攪拌在一起,口感更加豐富。
她不時地抬頭看看星空,又看看葉宵,眼中滿是滿足。她想起末日降臨以後和葉宵艱難求生的日子。
末日剛開始的幾年,她們住在聚集區的窮人堆裡,每日像小蜜蜂一樣忙碌在各個廢棄的城鎮和荒野,冒著被喪屍攻擊的生命危險翻找那些能用得上的東西,只是為了去聚集區的交易市場換兩口吃的。
那種用少量的穀米和糠麩做的硬硬的餅子,現在看起來很難吃很難以下嚥,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卻是很奢侈的食物了。
拾荒者很難在一個聚集區長時間停留,當附近的區域都被搜刮的差不多,她們只能越走越遠,但是這樣一來外出一趟再折返需要的時間太久了,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蒐羅到哪就到附近的聚集區換需要的東西。再有一些規模比較小的聚集區,本身也沒什麼糧食儲備也沒那麼多糧食供應的,就會連過期的食物都換不到,那時候她們就只能餓著肚子。
幾天吃一頓是家常便飯。
夏秋時節還好點,好歹野外能弄到一些東西吃。不過,離聚集區近一些的地方雖然沒有喪屍的威脅,但是那些野菜也成為了大家哄搶的目標,剛一露頭就會被挖掉。遠一些的地方,相對的就沒有那麼安全了。
那時候的沈梨和葉宵所在的地方,還不會下雪。但是寒冷的冬天還是有很多人熬不下去。
後來,喪屍終於消失了,沈梨和葉宵以為苦日子終於熬過去了。她們來到了一個沿海的大聚集區,準備在這裡長久的生活。剛剛經過這場大災難的社會元氣大傷,人們幾乎要從農耕時代開始。
為了方便管理,聚集區採取高度統一的管理制度,聚集區的領導層掌握著科學、醫療、武器、能源等等一切生產資料。雖然所有人都像螞蟻一樣忙碌著,但是所有的勞動所得都要上交聚集區進行統一分配和管理。雖然不像以前文明時代那樣自由和繁榮,但是對經過大災難的人來說,安全和溫飽就已經足夠了。
然而,這種安逸也沒有持續太久。
很快,瘟疫來了,從溫暖的南方襲來,她們不得不向北行進。
彷彿在跟瘟疫進行一場馬拉松賽跑,她們路過很多個大大小小的聚集區,但是看到的,只有死亡的氣息瀰漫在各地。
本來就少的可憐的人口在瘟疫的肆虐下變得更少了。
她們一路向北逃到現在,終於有了一個落腳的地方。現在她們有房子住,有飯吃,有肉,有魚,有蔬菜,還有家人的陪伴。
“我們真幸運啊!”想到這裡,沈梨忍不住感嘆道。
葉宵聽到沈梨沒頭沒腦的說了這樣一句,神情一滯,不過很快她大概也明白了沈梨的心中所想,微笑的回應到:“大概是上天的垂憐吧!或者是親人在天上保佑。”
說到去世的親人,兩個人不由得都傷感了一會。不過經歷了這麼多,她們已經能釋懷了。
沈梨和葉宵每個人都吃了滿滿兩大碗米飯才放下碗筷。
夜晚,吃飽的沈梨躺在溫熱的炕上對夜宵說:“高粱米飯太好吃了,這麼一看,就算手再磨十個泡也值了。”
葉宵聽了不禁噗嗤笑出聲,她在黑夜中閉著眼,似是在自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