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北宋帝國興亡史 > 第49章 血戰瀛州

第49章 血戰瀛州(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嬌小玲瓏的羋瑤重生大明1635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在萌學園摸魚的日子帶空間在荒年亂世,做個悠哉少爺穿書:不當接盤俠,我要自由從四合院開始的諸天藏寶異界之婉婉復仇記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

軍全軍覆沒,而他們當時的駐防地正是瀛州。此時瀛州城的守將名叫李延渥,此人在此之前也是像高瓊的兒子高繼勳一樣默默無名,而他也是像高繼勳一樣是一個憑藉父親的恩蔭進入帝國官場的衙內,他的父親正是太祖朝時期跟隨劉廷讓一起攻滅後蜀並在後來官至禁軍步軍都指揮使兼靜江軍節度使的李進卿。如前所說,古往今來衙內裡面廢物不少,但強人乃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也是不少,高繼勳如此,李延渥也是如此,歷史將會證明這二人都沒有辱沒他們父親的赫赫聲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早在遼軍進入關南地區威逼瀛州之時,李延渥就開始著手準備守城事宜,他一面組織城內的州兵守城,一面又大量招募城中的青壯年走上城頭共同參與防守。關鍵時刻,他又得到了一支援軍,貝、冀兩州的巡檢使史普率領所部及時地進入了瀛州幫助其守城。

公元1004年10月6日,蕭燕燕率領近二十萬遼軍圍攻瀛州,小小的瀛州瞬間被遼國人淹沒在人海之中。相比趙光義攻滅北漢的太原之戰以及趙光義圍攻幽州的戰役,蕭燕燕以如此雄厚的兵力去攻打一個在各方面都不如太原和幽州的瀛州毫無疑問是手拿把攥,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殺雞用牛刀。瀛州肯定死定了,這在當時幾乎沒有人會有異議,甚至包括李延渥以及瀛州城裡的軍民恐怕也沒想著他們能夠在這場即將來臨的浩劫面前與城池共存下來。

攻城開始!

遼軍像無數只碩大無比螞蟻一樣圍著瀛州四面攀爬,他們吶喊著、怪叫著,一邊衝向城牆一邊不斷地向城牆上發射箭矢,而宋軍對他們的回應則是滾木礌石以及弓箭。開戰之初,不管遼軍有多少人爬上了城牆,但最後都無一例外地死在了牆根底下。

面對宋軍的頑抗,遼軍全軍上下全都怒不可遏,於是更加猛烈和慘烈的攻城行動開始了,遼軍開始不分晝夜地輪番攻城。同時,遼國人也開始臨時趕製一些攻城器具,雖然這些玩意兒比不了宋朝這邊的專業裝置,但總算是好過徒手攀爬。

瀛州城的真正考驗就此來臨了!

鳥槍換炮之後,遼軍在聲震四野的擊鼓聲和喊殺聲中一次又一次地向著瀛州的城牆挺近,還是四面攻城,還是做出一副要把瀛州殺得雞犬不留的恐怖架勢。為了防禦宋軍的弓箭,遼軍計程車兵舉著或揹著透過伐木而臨時打造出來的木板向城牆靠近,而到了晚上他們甚至舉著火把也在進攻。宋軍同樣要防禦遼軍的弓箭,這十幾萬敵人每人射出一支箭就足以讓城樓上的守軍大喊救命,而宋軍的應對策略則是將城內居民家中的木板甚至是房門拿到城樓上來做擋箭牌。遼軍的箭雨之密集從兩個細節上就可以看出:戰後宋軍計程車兵在一塊護板的不過方圓數寸之地就先後取下了二百餘支箭矢,而在遼軍撤走後,出來打掃戰場的宋軍從護城壕裡收集到的箭矢竟然高達四十萬支!

面對遼軍近乎瘋狂的進攻,抱定必死之心的宋軍將士已然是無所畏懼。瀛州判官陸元凱雖是一個文人,但他也在城樓上與守城將士共同拒敵,遼軍的箭矢射中其面頰讓他瞬間血流如注,但這個看似文弱的書生依然不下火線繼續朝城下的遼軍猛砸石頭——這是一個已經殺瘋了的鐵血硬漢!

陸元凱的行為深深地震撼著守城的每一個將士和百姓。戰爭進行到這個份上即使是一個懦夫也足以蛻變成為一名勇士,而瀛州城裡的每一個人都明白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即使他們現在投降也肯定會被遼國人戰後清算。更何況,就在不遠處的君子館,曾經集體英勇戰死的數萬宋軍英靈也正在看著他們呢!

遼軍的攻城行動持續了將近十日之後,貴為遼國皇太后的蕭燕燕面對宋軍的拼死抵抗以及遼軍的死傷累累也變得失去了理智。這個女人也瘋了,她帶著他的兒子、此時已經三十二歲的遼聖宗耶律隆緒一道親臨一線,母子倆做了一個讓遼軍感到不可思議的事——遼國的皇太后和皇帝親自拿起鼓槌奮力擊鼓讓遼軍再次攻城!

遼軍全軍上下隨之也都跟著瘋了,他們不計生死地向瀛洲發起了強攻,可結果是除了在城下扔下更多的屍體以及將城下的土地浸染成一片血紅外,他們什麼也沒辦成。他們確實向城牆上射出去了數以百萬計的箭矢,但同時宋軍也反過來借用這些箭矢射向了他們,而那些比箭矢更嚇人的滾木和擂石更像是永遠都使不盡也砸不完。

又是連續數輪的狂攻之後,遼軍仍然沒有一個人爬上了瀛州的城樓,瀛州似乎成了遼軍不可攀越的擎天巨柱。更要命的是,這十幾天打下來,遼軍在城牆下已經丟下了三萬多具屍體,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星際女王時代最強酒吧小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