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龍爭虎鬥(2)(第1/5 頁)
趙普究竟有沒有違規販運木材?這事的真相其實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趙普歷經兇險總算是躲過了這一劫,但他也由此發現自己不再像從前那般受趙匡胤的信任和袒護。此事也讓趙普充分意識到他的政敵們是越來越猖狂了,這一次要不是有王溥等前朝老臣他的幫忙,他趙普說不準就已經倒下了。
幾個月後,趙普終於找到機會給自己出了口惡氣,這事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那就是因為黃河在澶州發生了決堤導致澶州知州杜審肇被免職、澶州通判姚恕也被處死並棄屍於黃河。姚恕之所以死得這樣慘還得歸功於趙普,是他極力建議趙匡胤處死姚恕,而他理由還是那麼的冠冕堂皇——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這讓姚恕以及那些同情姚恕的人根本找不到任何怪罪趙普這是在公報私仇的理由,因為這一次是皇帝下令要殺你,也因為你姚恕確實有罪。
兩年前,趙普曾在自己的府邸設宴待客,姚恕這天恰好有事前去拜會趙普,可他不知道趙普在請客,於是趙府的門吏就不讓他進去,原因則是姚恕手裡沒有請帖。所謂狗仗人勢,趙普的門吏估計也是見多了達官顯貴:你這麼一個我未曾謀面的人也想隨隨便便就能見我們家宰相大人?你誰啊你?姚恕?不好意思,我沒聽說過。
見此情形,姚恕大怒,他一甩衣袖轉身就走。門吏覺得這人實在是太囂張了,打狗還得看主人,你這個無名之輩竟然對我如此無禮,你這簡直就是沒有把宰相大人放在眼裡。
這個門吏隨後就把這事告訴給了趙普,說是有一個叫姚恕的人是如何如何的囂張,可還沒等這人把話說完,趙普已經是氣得臉色鐵青。趙普估計當時至少是把這個門吏給臭罵了一頓,然後他派人去追姚恕並給姚恕賠禮道歉請他再回相府,誰知道這個姚恕根本不給趙普面子,他還是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道歉?姚大爺我今天被你們搞得心情很不好,這個道歉我不接受!
姚恕的身份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他是開封府的判官,也就是晉王趙光義的左膀右臂,如此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會如此的心高氣傲。趙普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同時也是為了跟趙光義修復一下關係,於是當趙匡胤決定讓自己的舅舅去做澶州知州時,趙普就推薦姚恕去給那位國舅爺當副手。
趙光義本來不捨得給,但最後在皇命面前還是不得不忍痛割愛。可是,誰能想到就是在這兩年裡趙普和趙光義的矛盾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還越發尖銳呢?因為私運木材的事兒,趙普差點被人搞下臺,他這口惡氣又怎麼能夠忍受得了呢?很不巧的是,姚恕這時候恰好撞到了趙普的槍口上,趙普拿趙光義確實沒有什麼辦法,可小小的一個姚恕且是一個正好剛剛犯事的罪臣就很好收拾了,而且還是名正言順地收拾你。至於殺了姚恕之後再又棄屍黃河,雖說慘了一點,但趙普給趙光義一黨所帶來的威懾效果卻是相當明顯和有效。
這一次算是趙普扳回了一局,可他的敵人們是不會讓他繼續勝利下去的。
這裡要說到宋朝官場的另一位大佬,他就是時任樞密使的李崇矩。宋初頂級官場的三位大佬分別是主管國家行政的東府宰相和主管軍事的西府樞密使以及主管國家財政的三司使。這個三司使大人我們現在不說,我們現在要說的是樞密使大人李崇矩。
不清楚趙普是不是昏了頭,還是說李崇矩的女兒實在是太招人喜歡,在公元972年——就是處死姚恕的第二年,趙普和李崇矩成為了兒女親家。這對於一個老練的政治家來說簡直就是愚不可及的錯誤,主管行政的宰相和主管軍事的樞密使結成了親家,這讓皇帝老兒趙匡胤會怎麼想?果然,聽聞此事,趙匡胤很不高興,史書明明白白地記載——“帝聞之,不喜”。
數日後,趙普和李崇矩按照常例進宮面聖。在此之前,他和李崇矩都是同在一個地方等待趙匡胤的召見,可這天趙普發現李崇矩許久都沒來,等他詢問後才得知李崇矩也是來了的,只是他從此將在另一個屋子裡等候召見。趙普頓時汗流浹背,直到這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和李崇矩的這個親家結出了問題,他本想以此讓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更為穩固,可他沒料到這竟然成為了授人以柄的愚蠢之舉。可是,現在後悔有用嗎?晚了,他的政治夥伴、他的親家李崇矩很快就要遭殃了。
沒過幾天,李崇矩家裡的一個當差逾十年的僕人鄭伸敲響了登聞鼓,他向趙匡胤當面揭發李崇矩收了別人的賄賂,然後李崇矩就委託翰林學士扈蒙幫助行賄之人考取功名,鄭伸還給自己找了個證人—— 軍器庫使劉審瓊。趙匡胤把劉審瓊找來問話,但哪邊都不敢得罪的劉審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