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暗裡(第3/4 頁)
卿就不必再多言討論了!”話音剛落,李治便猛地將視線掃向整個朝堂,眼神之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而眾大臣們見狀,深知此刻陛下態度已然堅決到毫無轉圜餘地,於是紛紛低頭噤若寒蟬,再也不敢輕易開口發表任何意見了。一時間,朝堂之上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得彷彿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都能夠清晰聽見。
退朝之後,長孫無忌陰沉著臉匆匆趕回府中。那原本就不苟言笑的面容此刻更是猶如烏雲密佈一般,令人望而生畏。他深知今日朝堂之上所發生之事意味著什麼——李治這位年輕的皇帝正在暗中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企圖掙脫他們這些歷經數朝的老臣們的掌控。
踏入書房,長孫無忌徑直走到書桌前坐下,雙手緊緊握拳撐在桌面上,關節因過度用力而微微泛白。沉默片刻後,他猛地抬起頭,對著門外高聲喊道:“來人!”
管家聞聲快步走進書房,躬身行禮問道:“大人有何吩咐?”
長孫無忌目光如炬,緊盯著管家,一字一句地說道:“從即日起,給我密切關注陛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他身邊那些新近被提拔起來的官員。若有任何風吹草動,必須立刻前來稟報於我,不得有誤!”
管家連忙應諾,領命而去。
自那日起,長孫無忌便開始在朝堂之上對李治所提拔的官員展開了一系列的打壓與排擠行動。
一日早朝之時,眾大臣正依次奏事。輪到李義府呈遞處理好的公文時,長孫無忌那雙銳利的眼睛瞬間捕捉到了其中一處極為細微的疏漏。只見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隨即跨步而出,拱手向李治進言道:“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李治見狀,點了點頭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長孫無忌清了清嗓子,提高聲音說道:“陛下,李義府身為中書舍人,身負重要職責,理應對公文的處理做到盡善盡美。然而,此次他所呈交上來的這份公文竟然存在如此明顯的疏漏之處,實在是太過疏忽大意。這般行事作風,又怎能擔當得起朝廷賦予他的重任呢?還請陛下明察!”說著,他將手中那份公文高高舉起,展示給眾人看。
李治將目光投向站在下方的李義府,只見其神色略顯慌張和緊張,額頭上甚至已經冒出了一層細汗。李義府趕忙向前一步,躬身行禮後急忙開口解釋道:“陛下啊!微臣真的只是一時之間有所疏忽,未能考慮周全,請陛下開恩饒恕微臣這次犯下的過錯吧!”
李治看著眼前誠惶誠恐的李義府,心中卻是跟明鏡一般敞亮。他深知這所謂的“疏忽”不過就是長孫無忌為了袒護李義府而找出來的一個託詞而已。然而,李治心裡明白自己雖然對長孫無忌這種做法感到不滿,但此刻卻也不能夠表現得太過明顯。畢竟若是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在朝堂之上引發一場更為激烈的紛爭與動盪。
於是,李治面色一沉,緩緩說道:“李義府啊,此次之事確實是因你的疏忽所導致。但念及你初次擔任此重要職務,經驗尚淺,暫且饒過你這一回。記住,下不為例!若再有下次類似情況發生,朕定不輕饒!”說完這番話之後,李治又將視線轉向了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長孫無忌。
此時的長孫無忌眉頭微皺,顯然沒有料到皇帝竟然會如此輕易地就放過了李義府。他原本以為憑藉著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以及與皇帝多年來的交情,即便李治心知肚明這其中的貓膩,也多少會給自己一些面子,不會這般直接地維護李義府。可如今看來,事情似乎並沒有按照他預想中的那樣發展。儘管心中略有不快,但長孫無忌也知道此時此刻不宜再多做糾纏,只得點了點頭應聲道:“陛下所言極是,老臣定會對李大人嚴加教導,以確保日後不再出現此類失誤。”
散朝之後,李義府心事重重地走在宮道之上,心中猶如揣著一隻受驚的兔子般忐忑不安。他深知此次朝堂上的風波已然引起了長孫無忌的注意,而這位權傾朝野的重臣一旦將目光鎖定在自己身上,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若是自己稍有不慎,恐怕就會如狂風中的燭火一般,隨時都有可能被無情地打壓下去。
想到此處,李義府額頭上不禁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腳步匆匆地朝著皇帝李治所在之處趕去。待到見到李治時,李義府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叩頭請罪道:“陛下啊!都是微臣無能,才會在朝堂之上犯下如此過錯,不僅未能替陛下分憂解愁,反倒還給陛下您增添了不少麻煩,請陛下責罰微臣吧!”
李治見狀,趕忙起身走上前去,伸手輕輕扶起跪在地上的李義府,並和聲寬慰道:“愛卿快快請起,此事怪不得你。長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