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中六(第3/4 頁)
流,對改變我們曾經講方言留下的毛病有很好的糾正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播音。我覺得很有道理,便也這麼做了,我們一行人中,也只有我平常說話這麼官方,她們一開始很不習慣,覺得沒有必要,但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我這麼做作的聲音。就這麼連續說了一段時間,在我同父母打電話時,他們都說我現在說話很好聽,一聽就很專業,說看來集訓的學習是很有效果的,我同他們說以後我都要用普通話同他們說話,要時刻練習播音。剛開始這麼同父母聊天的時候,真的很不習慣,畢竟說了十幾年的方言,總覺得普通話讓我同親近的人有了一種距離感,但說習慣了也就好了,至此之後,甚至未來幾十年裡,我同爸媽說的都是普通話了,那種距離感早就煙消雲散了。
老師說南方人的通病就是平翹舌,我們的鼻邊音不分,問題大得很,但就是問題大,我們便更要認真學,時刻練習,把它糾正過來。傳媒的考試無論是播音、編導,還是表演,都是需要在臺上靠聲音展現自己的,普通話貫穿了整個傳媒專業,所以學好發音,學好播音,是踏入傳媒行業門檻的重中之重。其實我覺得我的小夥伴們都還好,我一直覺得我的鼻邊音區分得很好,在初學拼音時就學得很好,就是平翹舌有點問題,結果在課上練習的時候,咋麼最凸顯的問題成了鼻邊音?我成了有嚴重問題的典型南方人,而我在考試時,我平翹舌的問題就更明顯了。平常課上練習時,就是偶爾性的,但一段模擬考試,我便開始語無倫次了,自我介紹一上來就是:“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xx號考生,我叫shong嬋娟。”說完我就意識到我說錯了。錯了也得繼續往下,總不能說個老師,不好意思,我重來吧,這非常影響這個考試的整體感。播音考試裡除了自我介紹,還有朗誦,新聞播報,考的是發音以及對文章理解所展現的感情,你的朗讀裡面這個情緒是要給到的,新聞播報的腔調又是不一樣的,它的結尾聲調偏低,要往下壓。而編導裡除了自我介紹,便是廣告策劃,根據詞語或一句話講故事等等,這都是抽題,抽到後有三五分鐘準備的時間,這樣的考試形式不僅是考專業能力,還考臨場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果把這種形式講給爸媽聽,她們一定會認為這專業不太適合我,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挑戰,因為我是個不懂得變通的木頭腦袋。
教新聞播報和稿件朗讀的老師,是同一個老師,她比教播音基礎的牛老師更溫柔,外形也小巧一些,因為鼻邊音的問題,還將我綁到辦公室練繞口令,雖然有些小緊張,但我不得不說關鍵時刻特別爭氣,兩個繞口令:
牛郎連連戀劉娘,劉娘連連戀牛娘。
牛郎年年念劉娘,劉娘年年念牛郎。
郎戀娘來娘戀郎,念娘戀娘念郎戀郎,
牛戀劉來劉戀牛,牛念劉來劉念牛。
郎戀娘來娘戀郎,郎念娘來娘念郎。
老龍惱怒鬧老農,老農惱怒鬧老龍。
怒龍更怒,龍更怒。龍惱龍更怒,龍更怒。
我沒出任何問題,鼻邊音特別清晰,這兩段然口令記得也特別熟,字詞都沒錯。老師笑得很溫柔:“這不是說得挺好的嘛,非要我給你叫到辦公室來,非要我給你製造點壓力才行是吧。”
同我一起來的同學也是鼻邊音不分,她比我還嚴重些,感覺她的舌頭很僵硬,是直的,繞不過來,還稍微帶一點口音。她比較能和老師開玩笑,站在一旁接著老師調侃的氛圍到:“老師,她想你,就想見到你。”
我也順著她的話笑著說了下去:“對呀,老師,我喜歡你呀,跟你分開一下,我就老想你了,捨不得你,就想多看看你。”
老師小小的臉上露出害羞的笑容,白皙的臉上都有些泛紅:喜歡我就多練習,把發音都練好,練規範,我就高興了。邊說邊把手上的A4紙捲成筒狀,輕敲我的腦袋:好了,都去吃飯吧,中午好好休息下,下午上課別遲到。好嘞,老師,我鐵定好好練習,不辜負老師的期望。說完,叫上旁邊的小夥伴,一溜煙的跑了,我也害羞呀。
繞口令是學播音必練的技能,它不僅能鍛鍊我們口舌的靈活度,還能練氣息,便於我們在新聞播報和稿件朗讀中做到聲斷氣不斷,這樣才能將文章的氣勢和文意展現出來,增補聲音的空白,增強作品的內涵,將作品聲情並茂、透徹淋漓地展現出來,不至於破壞作品的意境。練氣息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數棗或數葫蘆,我們在集訓期間,每天早上都在在操場上集合,做播音的基本練習。我們常用的方法是數棗,數葫蘆很少。我們常常比誰數的棗更多: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